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生物進化的歷程是怎樣的?

生物進化的歷程是怎樣的?

生命的起源 大約在46億年前,地球剛剛形成。那時候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上的環境與現在

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熔巖橫溢。從火山噴出的氣體,如水蒸

氣、氨、甲烷等,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與現在的大氣成分明顯不同的是:當時的大氣中沒有遊離

的氧。這些氣體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下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

後來,地球的溫度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又隨著雨水

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原始的海洋,就像壹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地相互作用,經過極其漫長的歲

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的生命。所以,可以說原始的海洋是生命的搖籃。

生物進化的歷程 原始的生命,又經過極其漫長的歷程,才逐漸進化成為現在這樣豐富多采的

生物界。概括地說,原始生命由於營養方式的不同,壹部分進化成為具有葉綠素(能自養)的原始

藻類,另壹部分進化成為沒有葉綠素(不能自養)的原始單細胞運動。這些藻類和原始單細胞動物

就分別進化成為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下圖)。

 

 

動植物進化的歷程示意圖

植物進化的歷程大致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藻類,經過極其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成為適應

陸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使原來的不毛之地開始披上了綠裝。但是,它們的生殖還

都需要有水的環境,後來,壹部分原始的蕨類植物進化成為原始的種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

和被子植物,它們的生殖完全脫離了水的限制,更加適應陸地生活。

動物進化的歷程大致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單細胞動物,經過極其漫長的年代,逐漸進化成

為種類繁多的原始的無脊椎動物,包括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軟體動物和環節動物等,

這幾類動物的結構越來越復雜,但是,它們大都需要生活在有水的環境中。後來發展到了原始的節

肢動物,它們有外骨胳和分節的足,比如昆蟲等,對陸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脫離了水生環境。

地球上最早出來的脊堆動物是古代的魚類。以後,經過極其漫長的年代,某些魚類進化成為原

始的兩棲類,某些兩棲類進化成原始的爬行類,某些爬行類又進化成為原始的鳥類和哺乳類。各類

動物的結構逐漸變得復雜,生活環境逐漸由水中到陸地,最終完全適應了陸上生活。

總之,生物的進化歷程可以概括為: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人類的出現 人類是從哪裏來的?我們知道,人體具有體溫恒定、胎生、哺乳等哺乳動物的基

本特征,這說明人類與哺乳運動有著較近的親緣關系。而在哺乳動物中,類人猿與人類的親緣關系

要算是最近的了。例如,類人猿中的黑猩猩,無論是在血型、骨胳(下圖)、內臟器官的結構和功

 

 

人和黑猩猩的骨骼

能上,還是在面部表情和行為上,都與人類很相似。此外,人類學家的研究也充分證明了人類和類

人猿是近親,二者有著***同的原始祖先。

原來,人類和類人猿都起源於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裏過著樹上生活(圖)。

後來,地球上的壹些地區,氣候變得幹燥了,森林減少了。在這些地區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

地面上來尋找食物,經過漫長的年代,它們就逐漸進化成現代的人類。那麽,其他地區的森林古猿

呢?他們仍然生活在森林裏,經過漫長的年代,有的絕滅了,有的就逐漸進化成了現在的類人猿。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逐漸能夠直立行

走,而前肢則能夠用樹枝、石塊等來獲取食物、防禦敵害

(右圖)。在運用這些天然工具的過程中,它們逐漸學會

了制造簡單的工具。久而久之,人類祖先的雙手變得越來

越靈巧,大腦也越來越發達。在這個過程中,它們還產生

了語言和意識,逐漸形成了社會。就這樣,經過極其漫長

的歲月,古猿逐步進化成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