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清朝歷史人物故事

清朝歷史人物故事

 歷史學科蘊含著許多豐富的、生動的、有趣的素材,每壹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都有相關的、動人的歷史小故事,都能給人以啟迪。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清朝歷史人物故事,希望對您有幫助!

清朝歷史人物故事篇壹:康熙皇帝為什麽叫?玄燁?

 康熙帝名玄燁,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可是康熙為什麽叫玄燁,或者?玄燁?二字有什麽含義,似乎鮮有人問及。讀高中時,歷史老師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燁,當時就感覺這名字起得玄,多少年來壹直都這麽覺得。最近讀湯若望的傳記,眼前陡然壹亮,答案似乎有了。

 400多年前的紫禁城裏,有壹個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在此自由出入達20余年之久。這位洋人,將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鐘和千裏鏡帶進這皇宮禁苑,還在紫禁城開闊的空場上為崇禎皇帝鑄造過20門大炮。順治皇帝管他叫?瑪法?,?瑪法?在滿語裏是爺爺的意思。順治皇帝的母親,即孝莊皇太後,尊其為義父。他為順治皇帝親政遊說過覬覦皇位的親王,他是中國欽天監第壹個洋監正;中國至今陰歷陽歷並用,他是第壹個將陽歷引進中國的人,為此幾乎被處淩遲,但最終沒有執行;他官居壹品,三代榮受皇封,並且可以世襲;康熙6歲繼承皇位,也多虧他直言勸阻別的王位覬覦者。他壹生未婚,篤信天主,生於泰西,歿於中土,葬於北京。他的美名在中西交通史上千秋永垂這個人就是湯若望。

 那麽湯若望與?玄燁?之命名有什麽關系呢?康熙是1654年也就是順治十壹年出生的。就在這年的前壹年,順治皇帝賜予湯若望?通玄教師?之封號,加奉壹級。3年後,也就是順治十四年,順治皇帝又為湯若望禦撰《天主堂碑記》壹文,並賜?通玄佳境?堂額。可見,在康熙皇帝玄燁出生前後的三四年間,?玄?字在順治皇帝的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兒子的名字裏帶著?玄?字,給洋?瑪法?的賜物裏兩次帶有?玄?字,這個在重大場合頻繁使用的?玄?字究竟是什麽意思呢?是老莊的?玄之又玄,重妙之門?的?玄?嗎?不是。它是湯若望傳授的包括天文、歷法、機械以及天主教信仰在內的、為順治皇帝深深服膺的壹套學說。順治皇帝篤信天主,生命的最後壹兩年改信佛教,故有五臺山出家之謎。

 玄燁出生前後那幾年,正是西洋天文機械之學在清初朝廷裏最走紅的時期。觀象測天幾千年來在中國人心目中簡直是通神通天的職業,豈可授予外人?可是大清朝廷居然能放心地將這個行當的第壹把交椅欽天監監正拱手送給壹個?西洋遠臣?,為此,從隋朝以來世襲千余年的壹個穆斯林天文世家被解職。此後,順治皇帝又劃地皮又斥巨資,在宣武門外建造壹處天主堂,即北京南堂。

 據此種種,筆者以為,?玄燁?之?玄?,乃湯若望所傳學問之謂也。?玄燁?者乃祝願洋?瑪法?所傳學問輝煌光大之意也。

 筆者查閱了國家圖書館工具書閱覽室裏許多可能有助的歷史資料,凡幾十種,沒有壹處解釋?玄燁?是什麽意思。清世祖順治皇帝***有八子:牛鈕、福全、玄燁、榮親王(未命名即夭折)、常寧、奇授、隆禧和永幹,只有?玄燁?有些?玄?,其他都比較平常。

清朝歷史人物故事篇二:清?第壹太子?褚英之死

 居功自傲、桀驁不馴,多鐸的叛逆性格讓他不斷挑戰權威,給自己惹下禍端,直到死後還遭受罪責。由此我們想到另壹個因居功自傲惹下禍端的代表性人物?褚英。

 上陣父子兵

 褚英,努爾哈赤長子。他剛剛三歲的時候,努爾哈赤就披甲起兵了,自幼見慣刀光劍影的褚英,有著超人的膽魄和勇武。

 萬歷二十六年,年僅19歲的褚英,第壹次奉命出征。隨同叔父巴雅喇,壹同攻伐葉赫所屬安楚拉庫等地,褚英率軍星夜疾馳,以閃電般的速度壹舉奪取了安楚拉庫、內河的20多處屯寨,以掠獲人畜萬余的赫赫戰果嶄露頭角。努爾哈赤封他為貝勒,從此褚英成為努爾哈赤身邊的壹員猛將,開始協助努爾哈赤打天下。

 褚英在赫赫戰功之中受到了父親的青睞,為幫助兒子樹立威信,努爾哈赤授命他執掌國政。萬歷四十六年六月,努爾哈赤將執政大權交給了長子褚英。

 驕橫專權惹起眾怒

 褚英柄政後,因年紀輕、資歷淺、心胸偏狹、野心勃勃,漸漸不順眾心,他不僅處事不公,作威作福,而且得寸進尺,野心膨脹。為了盡早獨攬大權,褚英不惜使用卑鄙的威脅手段。先是淩辱努爾哈赤所倚重的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扈爾漢、何和裏、安費揚古,並威脅他們說:?誰敢與我作對,壹旦我繼承汗位,定殺不赦!?繼之又施虐於他的諸弟,即努爾哈赤的幾個最寵愛的子侄:莽古爾泰、皇太極和阿敏等人。甚至連他的同母弟代善也不放過。壹天夜裏,褚英將諸弟召集在壹起,迫令他們對天發誓,效忠自己。讓他們:?不拒兄言,不將我之所言告於父汗。?並警告諸弟說:?父汗曾賜給爾等財帛良馬,父汗故後,通通收回。凡是與我不睦之諸弟大臣,待我即位後皆誅之。?褚英如此對待五大臣及諸弟,使自己陷入完全孤立的境地。liuxue86.com深感性命不保的四兄弟和五大臣,終於聯合起來,壹起向努爾哈赤告發,當然這種告發既有受侮後的委屈,又有四貝勒對汗位的覬覦。四貝勒上告褚英爭位,五大臣上告褚英有二心,兩種勢力自然地聯系起來,給努爾哈赤留下了這樣壹種印象:褚英遭到了以四貝勒和五大臣為首的普遍反對。這使努爾哈赤苦不堪言。他感到了莫大的失望。為了政權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他將原賜褚英之部眾、牧群盡行給於諸弟,平均分配。褚英從此不再執政,也不復領兵出征,只令他留守。

 太祖揮淚斬愛子

 褚英由汗位繼承人,轉而被廢,不啻自高山跌入平谷,強烈的刺激使他本來就不開闊的胸襟,又充滿了仇恨和不平。他禱告上天自訴,焚表詛咒出征之汗父、四兄弟及五大臣。對屬下切齒道:?吾兵出征,願其敗於烏拉,戰敗之時,吾不許父汗及諸弟入城!?墻倒眾人推,事情很快敗露。褚英焚表詛咒時在場口稱願與褚英同生死***患難的四個仆人,壹個畏罪自殺,三個向努爾哈赤告發。努爾哈赤震怒了。

 萬歷四十三年,努爾哈赤下了最後的決心將褚英處死。但努爾哈赤的內心是極其復雜和矛盾的。他是揮淚斬褚英,花了這麽多年心血扶植、栽培的褚英,將自己的期望付之東流,怎能不叫他老淚縱橫。

清朝歷史人物故事篇三:最大悲大喜狀元的壹生

 嘉慶皇帝過生日,收到壹份奇特的賀禮,有人從康熙和乾隆的禦制詩中挑出了二百句組成壹首長詩。康熙和乾隆都酷愛寫詩,作品不計其數,但並不讓人欣賞。嘉慶似乎也知道這件事。他問呈送詩歌的大臣,這首詩到底出自誰手?大臣說,乃是自己聘用的家庭教師?安徽桐城人龍汝言。嘉慶高興地說:?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讀先皇詩,此人熟讀如此,具見其愛君之誠。?當即賞龍汝言舉人出身,囑他參加第二年的會試。

 第二年春天,主持考試的官員把會試文章以及錄取名單拿給嘉慶過目。嘉慶翻了翻,說,這些文章太差太差。主考官瞎眼了?主考官誠惶誠恐,偷偷問皇帝的近侍,這壹科的文章不錯啊,大家公認比前幾年好,怎麽把皇上氣成那樣?近侍回答,妳們沒有錄取龍汝言,皇上不高興了,又不便明說。主考官恍然大悟。第二年,龍汝言自然榜上有名。嘉慶親自主持殿試的時候,先打開彌封看了看名次,龍汝言是第壹名。他什麽都沒說,又悄悄封上了,但大臣們估計,皇帝心裏應該小小地高興了壹下。

 殿試合格的,算是天子門生。龍汝言作為皇帝的學生,被授為實錄館纂修。實錄館乃整理皇帝言行錄的部門,而龍汝言熟讀清朝先皇的作品,這個位置自然很適合他。但誰也沒想到,龍汝言正是跌倒在這個位置上。話說龍汝言由於家貧,仰仗嶽父供養,妻子頤指氣使,經常給他氣受。龍汝言想,我都是皇上的學生了,這敗家娘們兒還拿我不當人,真是瞎了狗眼。賭氣躲了出去。第二天,館吏把高宗實錄(乾隆言行錄)拿來給龍汝言校勘。第三天,館吏來取,龍的妻子又原樣不動地交還給對方。而龍汝言不在家,根本不知道此事。簽有?龍汝言?大名的稿子交到嘉慶皇帝手上,嘉慶壹看,?純廟(乾隆的廟號)?居然被抄成了?絕廟?。按律這是滅門的大罪啊!嘉慶思考良久,下旨說:?龍汝言精神不周,辦事疏忽,著革職永不敘用。?人們都明白,這也就是龍汝言,換成別人,早就哢嚓了。

 嘉慶死後,龍汝言以舊臣的身份被特許參加追思會,即?哭臨?。龍汝言跪在棺槨前哭得死去活來。即位的道光壹看,這龍汝言很有良心,還是繼續做官吧,就賞了壹個內閣中書的頭銜給他。但誰知道龍汝言是哭嘉慶呢,還是哭自己的命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