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參加了個大學同學聚會。
十年不見,歲月已然悄悄改變了彼此的容顏。
我發現,同樣都是做媽媽的人了,有的媽媽顯得老氣橫秋;而有的媽媽卻神采奕奕,美麗大方,臉上很少有歲月感。
經過晚餐的噓寒問暖過後,我發現了壹個事實:
那些長相年輕的媽媽,往往笑容明媚,神情放松。
而容顏漸老的媽媽,臉上卻總是愁雲密布,席間也少不了對自己生活的抱怨。
原來,她們對待生活不壹樣的心態,對待家庭成員不壹樣的選擇和做法,造就了臉上不壹樣的色彩。
就像羅素說的:
壹個媽媽長相年輕,往往不是靠外在的保養,而是因為做對了這4點。
不包攬壹切,舍得“用”爸爸
在知乎上,看到壹位媽媽的求助:
原來,之前兩個人生活,樓主覺得自己多做壹點,問題也不大,可是有了孩子後,她要照顧孩子,還要忙家務,老公卻依舊回到家就葛優躺,懶到碗筷都不收。
她說,自始至終,我都覺得是我壹個人在扛,真的好累。
有句話說的好,媽媽的臉,折射出的往往是生活的樣子。
三個人的家,爸爸選擇了歲月靜好,媽媽怎能不負重前行,怎能不憔悴不堪?
關於爸爸撒手不管的問題,張歆藝曾壹針見血地指出:
男性懶,大多數是被女性慣的,帶娃、做家務,就應該是老公的標配。
在《做家務的男人》中,袁弘可以每天6點起床做早飯,做完早餐,寶寶醒來,袁弘又急忙跑上樓去哄娃,逗孩子。
張歆藝在壹邊悠閑地吃早餐,袁弘就在壹旁給孩子餵奶。
好不容易在廚房忙完,剛坐下,張歆藝說脖子不舒服,袁弘就放下手裏的事,開始幫老婆按摩。
正是因為袁弘的悉心照顧,37歲的張歆藝生產後恢復的很快,鏡頭裏的她,氣色好的像少女壹般,溫潤可人。
其實,袁弘也不是天生愛做家務,這樣的好老公都是妻子“調教”出來的:
袁弘錯把芥末油當做花椒油,把蘸水做砸了,張歆藝吃完臉色壹變,卻沒有指責、抱怨老公,反而說還挺好吃的。
袁弘拼裝兒童圍欄的時候,表示很復雜、很心累,張歆藝馬上進行誇獎。
張歆藝給寶寶買了壹堆東西的同時,也不忘給喜歡騎機車的老公買頭盔當禮物。
兩個人遇到嬰兒圍欄誰去洗的問題時,張歆藝直接撒嬌:“我去也行,但是我不想動呢。”聽完袁弘就立馬主動去洗了。
其實,壹個男人無論年齡幾歲,也不過是個大男孩,心底壹直有個“英雄夢”,渴望被需要,被依靠,被崇拜。
來自媽媽肯定、捧場、關懷、撒嬌,就是爸爸無法抵擋的溫柔。
妳看,在得到正面反饋後的袁弘,又反過來加倍對張歆藝好。
所以媽媽們,再能幹也不要包攬壹切,學著讓爸爸分擔家務,承擔責任吧。
不做孩子的“保姆”,學會偷懶
《母親》壹詩說:
孩子的壹個麻煩,橫過來就是媽媽的壹條皺紋。
蔡少芬就曾帶娃帶到崩潰,直呼:女人帶孩子容易變老變醜,容易發火發福,容易失眠……
帶娃的每壹個日常小事,都是衰老的催化劑。
可我身邊卻有這麽壹個全職媽媽,38歲的年齡,卻頂著20歲的容顏,明明是3個孩子的媽,卻經常被誤認為是孩子的姐姐。
有次,我們忍不住問她:到底是怎麽保養的呢?
她笑著跟我們說:“媽媽壹定要學會偷懶,老媽子壹當,誰都得老。”
看我們不解,她繼續解釋:
從那以後,朋友便經常“裝弱”偷懶,結果孩子們反而成長的很快,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動承擔家務,懂得心疼媽媽了。
“以前是三個大麻煩,現在是三個小幫手,事實證明,孩子們懂事起來,就沒媽媽什麽事了。”
現在的她,有了充分的時間休息,又可以腳踩高跟鞋,做精致的自己了。
壹個被孩子體貼的媽媽,往往也格外被歲月善待。
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幸福感,就是媽媽永不褪色的化妝品。
所以,有遠見的媽媽從不做孩子的“保姆”,而是學會偷懶,把成長的機會還給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心,讓孩子展翅高飛。
當媽媽學會放手,生活不用像個陀螺轉個不停,自然容光煥發。
不傳播負能量,每天保持好心情
看過這樣壹個小故事。
有壹天,壹個小男孩突然對媽媽說:“媽媽,妳今天真漂亮。”
媽媽問:“為什麽呀?”
小男孩說:“因為妳今天笑了很多次、很多次。”
生活就像壹面鏡子,妳以微笑面對它,它自然回報妳笑容。
而笑對流年,也更容易輕擁歲月。
可現實中,很多媽媽卻苦著壹張臉,吐槽工作的不順,抱怨獨自帶娃的辛苦,嘮叨生活的瑣碎。
可以想象,壹個被負能量籠罩,整天聾拉著臉,垂頭喪氣的媽媽,怎能不滄桑老氣。
曾經,作家劉繼榮也是這樣壹個負能量滿滿的媽媽,直到有壹次,她無意聽見兒子正在和同學訴苦:
“我沒有幸福感,哪裏能笑得出來,人生太苦了……”
她這才警醒,自己天天壹成不變的抱怨與責怪,竟然也讓兒子沒了快樂。
於是,劉繼榮開始試著做壹個陽光快樂的媽媽。
每天進家門前,再累也要揉揉臉,必須先有壹個溫暖的微笑,再進家門。
洗菜做飯時,不許唉聲嘆氣,不許喋喋不休地抱怨。
她說:
“壹個陽光快樂的媽媽,就是壹座鳥語花香的天堂。誰也沒有資格在孩子心裏種下灰色的種子。”
是啊,生活就是種種瑣碎的日常和壹地雞毛,讓人煩惱的事情層出不窮。
但是負能量的宣泄,不但無濟於事,反而會平添沮喪、無力感,讓人意誌消沈。
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
媽媽被負能量纏身,家就成了情緒垃圾場,壹家人都跟著沒了幸福的能力。
媽媽若保持好心情,生命便自帶光芒,家也成了幸福的磁場。
做壹個快樂的媽媽吧,學會欣賞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傳遞給孩子正能量,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壹個正能量滿滿的媽媽,容顏自然紅潤美麗。
不做100分的媽媽,保持好心態
俗話說相由心生,媽媽的衰老,很多時候是從心開始老的。
心態不好,容顏自然容易衰老。
電視劇《陪妳壹起長大》中,蘇醒要照顧孩子,又需要平衡工作,結果工作沒做好,兒子還誤吞戒指送了醫院。
蘇醒覺得自己當媽真是力不從心,自責了好久。
而這壹幕又是多少媽媽的真實寫照: 對自己要求很高,什麽事都想做好,結果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已。
前兩天,閨蜜還和我訴苦,說自己“心態崩了”。
作為壹個媽媽,壹個妻子,她既要忙於照顧孩子,又要兼顧起家庭瑣事,還要做自己的工作,她覺得真的好累。
是啊,很多女性壹旦當了媽後,就給自己套上了壹個枷鎖: 我必須要做壹個完美的媽媽。
可事實是,媽媽縱然有三頭六臂,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
放寬心態,不事事追求完美,才是每個媽媽最好的狀態。
楊瀾曾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很少有時間和孩子相處。
壹次,楊瀾回到家,兒子委屈得大哭,這讓她壹度覺得對不起孩子,自己不是個好媽媽。
但漸漸地,楊瀾發現,她把自己活得精彩,對孩子而言也是壹種“身教”。
楊瀾說:
是啊,想要成為壹個好媽媽,60分就夠了。
60分的媽媽,可以偶爾犯錯、偶爾發脾氣,偶爾偷懶,偶爾缺席孩子的生活。
也可以接受自己不夠好,包容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不能工作孩子兩平衡的現實,卻依然努力去過好生活,給孩子做好榜樣。
希望媽媽們都能對自己少壹點苛責,多壹點寬容和溫柔。
不要逼自己成為完美媽媽,多學會愛自己、滋養自己,才會讓自己散發光彩。
可可·香奈兒曾經說過:
媽媽這壹生,從孕育生命到孩子成家立業,有喜,有怒,有哀,有樂,有悲……
我們無法決定人生的起伏,但可以選擇怎樣的生活,成為怎樣的自己。
追根究底,媽媽的外在,是靠自己的智慧壹手修來的。
當壹個媽媽學會“偷懶”,學會愛自己、打扮自己、精致自己、豐富外在、提高內在,讓自己活得精彩,生活自然不敗容顏。
點個 贊吧 ,願每壹個媽媽,都不懼歲月,在平凡瑣碎的生活中,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