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出自哪裏?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出自哪裏?

意思是: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壹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壹定為自己謀私利。

出自西漢禮學家戴聖編著的《禮記》中的壹篇散文。

全文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文如下: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

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

對於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象,卻不壹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壹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擴展資料:

編者簡介

戴聖(生卒年不詳):西漢今文禮學“小戴學”的開創者。字次君。梁(郡治今河南商丘南)人,又據《成安縣誌》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東南)人。官九江太守。與叔父戴德俱學《禮》於後蒼。

宣帝時立為博士,參加石渠閣議。時稱“小戴”。聖授梁人橋仁、楊榮。由是小戴有橋、楊氏之學。又曾選集古代各種禮儀的主要論述,編成《小戴禮記》即今本《禮記》。

創作背景

此篇選自《禮記·禮運》。《禮記》是儒家經典之壹,由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的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四十九篇,是壹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

《大道之行也》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中孔子的壹段話,是為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孔子是因為生活在壹個動蕩不止、變亂紛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現壹個太平盛世,壹個理想社會,所以才有了這番言論。

百度百科——大道之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