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蟾與蜍的區別

蟾與蜍的區別

蟾與蜍沒有區別。

蟾蜍是蛤蟆的學名,蟾蜍是無尾目、蟾蜍科動物的總稱,屬蟾蜍科的兩棲動物。最常見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稱癩蛤蟆。皮膚粗糙,背面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疙瘩,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壹對是位於頭側鼓膜上方的耳後腺,這些腺體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

喜隱蔽於泥穴、潮濕石下、草叢內、水溝邊。皮膚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潛伏隱蔽,夜晚及黃昏出來活動,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結束冬眠。

蟾蜍的繁殖

壹般溫度在16度左右時開始產卵,每次產卵量在5000枚左右,卵呈雙行排列在管狀膠質帶內,卵帶長達幾米,纏繞在水生植物上,卵經過3至4天孵化出小蝌蚪。剛孵化出的小蝌蚪2天內靠卵膜內殘留營養的物質生活,3天後開始攝食。

人工飼養條件下,可以投放米糖、麥鼓、廚房下腳料,蚯蚓,蠅蛆等,每天投餌1~2次,水溫保持在16~28℃℃,水質保持清新,水深以0.2~0.4米為好。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為蟾蜍的產卵季節。當氣溫升至6~8℃時,蟾蜍開始雌雄抱對,人工養殖時雌雄比例比3:1為宜,受精率可以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