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山人海
讀音:[ rén shān rén hǎi ]
釋義: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壹回:“每日有那壹般打散,或是戲舞,或是吹彈,或是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
2、絡繹不絕
讀音:[ luò yì bù jué ]
釋義: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出處:《後漢書·南匈奴傳》:“竄逃去塞者;絡繹不絕。”
3、熙熙攘攘
讀音:[ xī xī rǎng rǎng ]
釋義: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 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4、門庭若市
讀音:[ mén tíng ruò shì ]
釋義:庭:院子;若:像;市:集市。 門前和院子裏人很多,像市場壹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出處:《戰國策·齊策…》:“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5、項背相望
讀音:[ 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
釋義:項:頸項。原指前後相顧。後多形容行人擁擠,接連不斷。
出處:《後漢書·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