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有關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論文範文

有關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論文範文

目前,會計職業道德問題是壹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有關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 範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會計職業道德的論文範文篇壹:《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問題》

 摘要:目前,會計職業道德問題是壹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文章 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含義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並對如何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具體的 措施 。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對策措施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對於更好地服務於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和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僅就有關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存在問題以及加強套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談點個人的認識。

 壹、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含義

 職業道德是人們在從事各種特定職業活動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的總和。

 所謂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履行職責活動中應具有的道德品質。它是調整會計人員與國家、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和會計人員相互之間的社會關系及社會道德規範的總和。也是基本道德規範在會計工作的具體體現。它既是會計I作要遵守的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也是衡量壹個會計工作者工作好與不好的標準。因此,會計職業道德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因為凡是有經濟活動的地方,就有會計工作,就有會計人員,就有會計職業,就有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其實就是?誠信?的體現。因為?誠信?是會計工作的命脈和靈魂,也是會計I作的立身之本。更是每個會計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這也就是說,套計行業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所有會計人員必須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賬,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正因為會計行業有誠信、真實、可靠的職業本質,才獲得社會的依賴和贊譽。當今,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會計信息越來越被廣大投資者、決策者、 企業管理 者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重視。但同時也必須認識到,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因此,必須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二、當前會計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會計人員隊伍的現狀,總體來看會計職業道德素質是好的,沒有他們的辛勤工作,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會計職業道德仍存在著壹些問題。

 1.單位自責人權力過大,影響會計人員恪守會計職業道德。單位負責人與會計人員在地位上是從屬關系,單位自責人對他們的工作完全擁有領導權和管理權,會計人員很難有自主權,因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在單位工作發揮作用如何,是與單位自責人的道德水準密切相關。單位負責人為了達到壹些經濟利益,往往會向會計施加壓力,這時會計人員若堅持職業道德,很可能就會被辭退下崗,丟掉飯碗。所以,不少會計人員很難做到恪守職業道德。這就迫使壹些會計人員違背現有會計法規,在工作中,按照領導人的意願弄虛作假,被動地做假賬,使會計信息嚴重失真。這種情況,雖然表現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欠缺,但主要是單位負責人的不良職業道德行為所造成的。

 2.會計人員追求私利、自身職業道德素質偏低。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而使不少人員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意識有所擡頭,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有所削弱,致使社會風氣受到嚴重汙染,這必然影響到我們的會計隊伍。有的會計人員,為了謀取個人壹點私利而不惜作出違反職業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也有些會計人員為了單位小團體的利益,將職業道德規範置於腦後,從而損害社會和國家的利益。因為單位通過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可以騙取各方面的信任,並因此獲得投資、貸款或減少稅金支出等經濟'利益,單位自責人和會計人員通過制造虛假會計信息,騙取投資者的信任,並因此獲得職務、加薪等現實利益。還有些會計人員,不求上進,缺乏敬業精神,不學習財會和經濟的新法規,甚至出現會計人員仍沿用舊的會計法規,造成了許多本應可以避免的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這種不思進取、缺乏 愛崗敬業 精神的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必然表現為馬馬虎虎,不認真自貴,降低了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3.處罰不力、執法不嚴。目前,我國雖然制定了各種相關的會計法規。但對違反會計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嚴。比如會計造假的背後壹般都存有經濟利益驅動,若處罰不力,只會使造假行為越來越嚴重。當前,在我國查出來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中,壹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重經濟處罰,輕行政、法律處罰;重對單住處罰,輕對個人處罰;重對內部處理,輕外部公開處理?,從而減弱了法律的效力。目前現有的壹些法律法規,在對處罰的規定上也顯得過寬。《會計法》第四十五條規定中,有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編造虛假會計 報告 的,在《會計法》中也只是對其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罰規定。這些規定明示了造假行為?成本?的上限,使得造假成本過於低廉。而且,即使這麽輕的處罰也往往是用造假機構的權益采承擔,極少影響到單位負責人和會計人員的根本利益。這樣,就減弱了法律、法規的效力,都會不斷上演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的鬧劇。

 4.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有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種形式。所謂內部監督,是指經濟主體內部的監督,由於會計監督人員缺乏足夠的獨立性,所以。內部監督往往流於形式。因為單位的會計人員在內部控制過程中,既負責信息提供,又進行內部審計,而單位監理會成員不能操持獨立性,其工薪、職位等基本上都是由經營者決定,無法履行獨立監督的職責,以上這些都使得內部監督機制形同虛設,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所謂外部監督,是指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的監督,由於點多、面廣、任務重等問題,都與承擔任務和需要達到的目標不相適應,所以,無法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此外,各種外部監督標準不統壹,企業財務、稅務、審計等部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又相互交叉,這就造成各種監督不能有機配合。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措施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持續不斷的永恒主題。針對當前會計職業道德中存在的問題,應采取以下對策措施,來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

 1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強學習,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知識更新快,終身學習已成為人們的***識。所以,必須 教育 會計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工作的需要。第壹,加強思想理論學習。會計人員應學好政治理論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當前應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科

 學發展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提高會計職業道德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礎。第二,加強法律法規學習。會計人員應學習掌握 財經 有關方針政策和各種會計法律法規,強化依法辦事的工作理念。會計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會計法》和相關法律,壹切以法律為準繩。通過法律的約束。增強會計人員的責任感,在工作中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不論遇到任何情況,都能堅持原則,不謀私利。第三,加強業務學習和技能培訓。會計人員應具備熟練業務知識和會計電算化技術等操作能力。同時,還應具備其他知識,如數學、外語、邏輯學、心理學等會計必須具備的基礎 文化 素質和修養。為此,應采取多種形式、多種 渠道 的 學習 方法 ,可以派出去到正規院校學習,也可以請進來辦培訓班;還可以采取學術會議、專題討論會、參觀學習和 經驗 交流等多種形式。

 2.完善法制建設,加大處罰力度。對任何不良行為的約束和打擊。最有力的手段是法制。眾所周知,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因此,在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必須加強法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就要求我們:壹方面要運用法律來保護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另壹方面又要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行為也要依法進行監督。目前,我國已頒布了《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等壹系列法律法規,基本上保證了會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與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比如,會計工作中存在秩序混亂、信息失真等問題。因此,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使財會法規盡可能地全面、配套、具體,並具有可操作性,進壹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

 與此同時,還必須加大對違背職業道德者的懲罰力度。其目的就是對造假者不僅讓其承擔名譽損失成本,還要讓其承擔物質成本,嚴重的還要追究法律責任。使人們認識到若不註重職業道德,不用職業道德規範自己的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具體來說,第壹,對有意造假者,壹定要加大處罰力度。必須從立法、執法上對造假者追究其經濟責任,甚至刑事責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價遠遠大於其所得到的利益,大幅度提高會計造假成本。第二應盡快建立和完善市場退出機制。對於那些不遵守行業規則、不守信用的企業或個人,如果違規做假賬的要把肇事者驅逐出相關行業。對於會計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對參與造假的中介機構要進行取締,對造假的單位負責人、套計人員,吊銷相關會計資格證書,不允許繼續從事相關職業等。總之,這樣可以使造假-者認識到會計造假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其造假的動力。

 3.強化會計監督職能,營造良好的會計從事環境。權力沒有監督和制約就會產生腐敗,權力越大,就更需要制約,理財權力越大。就更需要會計監督。因此,強化會計監督,有效地發揮會計監督職能,是對當前經濟領域中,出現的造假現象的有力挑戰。也是防止和發現會計造假的有力措施。具體而言,對會計監督通常有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之分。在內部監督上,要依法科學設置會計崗位,細化各個會計工作崗位的工作職責,明確相關職責。加強日常監督,防止內部監督流於形式。在外部監督上,要加強財務監督、稅務監督和審計監督等各個方面的社會監督,有效整合各個社會監督力量,建立健全監控網絡,實現資源***享,提高監督效果,節約社會資源。

 與此同時,還必須營造良好的會計從業環境。在強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各行各業都應自覺提高道德意識。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實質上就是向社會提出了提高道德覺悟、重視道德修養、凈化道德環境的重要性。因為會計環境不僅影響會計活動,而且也影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所以,提高會計職業道德素質,需要良好的會計環境。為此,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第壹,加強學習《會計法》等法律法規,明確單位負責人的責任,使其了解會計作假對負責人的處罰後果,促使單位負責人不敢輕易利用職權脅迫會計人員作假。第二,提倡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彤成誠信者光榮。造假者可恥的社會行業風氣,促使每個會計人員都爭當誠信人的新風尚。第三,各級財政部門、職業。團體、單位和社會各界都要重視會計工作,***同努力營造出高品位的會計職業道德。第四,積極開展輿論監督,多渠道地進行會計職業道德的宣傳教育I作。從而提高公眾的識別能力,以營造更好的會計從業環境。因此,崇高的會計職業道德觀念,高尚的會計職業道德品質,是由會計人員、單位負責人和社會各界人士***同努力才能完成的,這也是會計行業生存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