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言行沒有規矩,紀律性差,不成體統。
詞語拼音:méi yǒu guī jǔ bù chéng fāng yuán。
詞語解釋:形容沒有規矩,就不會有規整的方圓。
詞語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意思是:“像從前離婁那樣精明的眼睛,公輸般那樣的巧匠,不憑規和矩,是畫不成方圓的。”
詞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規則等;規、矩,校正圓形、方形的兩種工具,多用來比喻標準法度。
詞語示例:這樣做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感覺。
感悟
“無規矩不成方圓”揭示了壹個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社會是由人集合而成。社會活動是人的活動。人們活動的動機。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沒有壹個規矩來約束。各行其是,社會就會陷入混亂,陷入無秩序的混亂中。大到國小到鄰裏間的日常相處,無時無刻不受到法律,約束。約束這就是壹種圓。歷史上沒有壹種單純依靠法律和道德教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是告訴我們遵紀守法要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小處入手,從現在做起。沒有圓規和直尺,就無法畫出方形圓形。正是因為有規矩的約束,線段才不會偏離預想的軌道,才能走出美好的形象。這正是所謂的“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道理。只有人人遵守,我們的明天才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