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的作品有《呼蘭河傳》、《生死場》、《馬伯樂》、《曠野的呼喊》、《小城三月》。
《呼蘭河傳》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的童年回憶為線索,通過描寫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東北小鎮呼蘭(今哈爾濱市呼蘭縣)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老百姓平凡、卑瑣、落後的生活現狀和得過且過、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
《生死場》是中國三十年代東北文學作家群中最著名的女作家蕭紅的壹部傳世的經典名篇,寫於1934年9月。是魯迅所編叢書之壹。它對人性、人的生存這壹古老的問題進行了透徹而深邃的詮釋,這種對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時代的絕大部份作家。
蕭紅簡介
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壹,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壹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2年,結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壹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