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有學生人數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絕大多數上進心強,有極強的求知欲。上學期成績有所以高。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古詩,能主動借助字典獨立識字;
同時,孩子們在閱讀、書寫、表達等方面已具有了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多數學生學生在課堂上能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積極參加語文實踐活動和大閱讀活,,但學生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但學生書寫習慣不夠正確,有待改進。也有極個別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不能及慣時完成,掌握知識不紮實,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因此語文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材簡析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於2019年秋季正式試行。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中,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輕叩小說的大門,圍繞中心意思寫作,珍愛我們的家園,藝術的魅力,初識魯迅。
本冊教材***有課文27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9篇。這八組教材的編排體例與高年段前三冊壹致,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五部分組成。課例包括2-4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後也有思考題。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閱讀鏈接”和“資料袋”,全冊安排“閱讀鏈接”4次,分別在2課《丁香結》、4課《花之歌》、8課《燈光》、25課《好的故事》;
安排“資料袋”3次,分別在5課《七律、長征》、13課《窮人》、21課《文言文二則》。“口語交際”作為壹個獨立的欄目,在全冊***安排了四次,分別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單元,主題分別是演講、請妳支持我、意見不同怎麽辦、聊聊書法;
“習作”是每單元都有安排,主題分別是:變形記、多彩的活動、筆尖流出的故事、圍繞中心意思寫、學寫倡議書、我的拿手好戲、有妳,真好;
除了這8次專項習作外,課文還安排了兩次小練筆,分別安排在13課《窮人》和24課《少年閏土》的後面。全冊***安排“語文園地”七次,“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書寫提示”“快樂讀書吧”穿插安排,其中,“書寫提示”在第二和第八單元各壹次,“快樂讀書吧”在第四單元安排了壹次。
三、教學要求和目的
(壹)知識與能力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教學中既要註意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又要註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準確的落實。
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語文學習的總目標和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的階段性目標,關註學生經過小學階段最後兩年的學習,能否達到課程標準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明確六年級上學期在第三學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麽程度,學生掌握到什麽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教學每壹個專題時,要明確本專題的學習內容、學習重點和學習目標,無論教學進行到哪壹部分都要與單元學習重點聯系起來,做到“瞻前顧後”——前面學過的適時總結、復習、應用,後面要用到的適時做好鋪墊。
2、識字、寫字教學本冊教材沒有安排識字,要求會寫180個字,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中,老師可以就難寫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點指導。課內要留有壹定的寫字時間,指導學生註意筆順,安排好字的各個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字寫端正。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字的速度,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於要寫的生字、精讀課文中出現的新詞,要註意引導學生隨時抄寫,及時檢測。也可以就“詞語表”中的詞語,進行復習鞏固。
對於書寫練習,除閱讀課上指導寫字外,主要憑借本冊配套的鋼筆字和毛筆字寫字教材,進行指導和書寫訓練,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書法愛好。
3、閱讀教學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高,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抽象、歸納的能力。閱讀教學要註意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給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讀書、作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繼續憑借字、詞、句、段、篇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要使學生受到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
受到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教育;
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四、教學措施:
1、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註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2、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3、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4、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5、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註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6、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語文教學要註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註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註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7、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8、使學生進壹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寫摘錄筆記的習慣。培養學生學會獨立閱讀的策略、方法並形成習慣。加強朗讀的指導與檢查,加大對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指導。
培養目標對待特殊學生,進壹步了解學生學習時遇到的困難,並與之***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他們,給他們學習的勇氣,使其能快快的進步,早日品嘗學習的樂趣。
新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2壹、本冊教材分析
六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3篇主體課文,2篇拓展閱讀,1個綜合活動,主體課文下設2個思考題(內容/形式)主體課文側面設“小資料/我的視角/日積月累”三個欄目,綜合活動包括“導語——活動過程——單元小結”三部分內容。語文學習是從多角度考慮學生的發展,以整體漸進的形式向前推進的。“整體”的含義有兩個:①三個維度整體設計,每個環節都應體現三個維度的發展。②聽、說、讀、寫各種語文實踐活動是綜合的。單元之間體現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序”,而不是知識體系或思想品德教育的體系。每個單元沒有明確的教學要點——沒有單元提示、預習提示、單元知識短文等,各單元之間,不能連成壹條知識點和能力點的“線”。各單元內容相對集中,借“題”組合在壹起,為學生學習語文創設壹個情境,便於教師和學生借“題”發揮主動精神和創造性。
二、學情探究
六年級學生通過中、高年級階段的訓練,繼續接受識字、詞、句的學習方法,培養具備了壹定的獨立識字能力和理解、積累及運用詞句的能力。本學期將根據新課標教材的要求進壹步加強聽說讀寫的訓練,並重視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把認識事物的能力和語文能力的訓練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提高觀察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情感與品德教育。要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山川景物,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了解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和革命前輩獻身革命的崇高品質,了解勞動人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人類做出的貢獻,受到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還要使學生從壹些寫景狀物的文章中學習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正確思想方法,陶冶愛美的情趣,培養高尚的情操。
2、音、字、詞訓練。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從認讀章節、辨析易混韻母、讀準聲調、輕聲等方面進行較系統的復習。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能辨析學過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復習音序、部首查字方法和從字典中準確理解字義,並逐步提高查字典能力,達到熟練程度,養成自覺運用字典的習慣。
3、語句學習。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能按要求把詞語歸類和進行正確的搭配。註意積累詞語。鞏固對助詞、副詞的認識。從感上認識歇後語。進壹步提高聯系上下文和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能力。掌握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體會句子的感情色彩。從感性上認識誇張的修辭方法。復習表示因果、轉折、遞進、假設關系的簡單復句。從感性上認識表示選擇、條件關系的復句。
4、段落、閱讀、短文深入學習。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表達出課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誦指定的課文。默讀課文有壹定的速度。在繼續訓練從內容到思想的基礎上,進壹步訓練閱犢有自己的見解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能復述聽過的故事。在口語交際中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並能與別人討論、商量。整體感受課文內容非常重要,特別重視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把閱讀的時間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朗讀,啟發他們想象。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5、觀察、發現到作文的提高。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有壹定條理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抓住要點縮寫課文。學寫讀書筆記。養成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明確教學任務,鉆研教材,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
2、正確處理語文教學與思想教學之間的關系,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寓教育於教學之中。
3、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夯實基礎知識教育,增加學習工作量、進行必要的任務性訓練、不斷開發學生的智力,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4、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重點培養優秀生的個性化發展,強化中等生的拔尖向上層面,特別註意關懷學困生,激發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學好語文。
五、教學課時(初步計劃):
1、高尚—11課時
2、美與醜—14課時
3、母親河—11課時
4、體育—11課時
5、往事—14課時
6、地球家庭—11課時
7、戰爭—11課時
8、歲寒三友—14課時
新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3壹、教材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童話寓言之旅、愛我中華、溫暖的記憶、民族之魂、科學與發現、名著之旅。本冊教材***有課文30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2篇。這六組教材的編排體例與高年段前三冊壹致,每組由“導語”“課例”“語文百花園”三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後也有思考題。“語文百花園”依然作為壹個獨立的欄目,由“溫故知新”、“口語交際”或“語文大課堂”、“習作”三個欄目組成。其中,“溫故知新”安排了六次,“口語交際”和“語文大課堂”分別安排了四次和兩次,“習作”安排了六次。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本冊課文的教學,要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勇於探索和革命前輩獻身革命的崇高品質,了解勞動人民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了人類作出貢獻,受到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還要使學生從壹些寫景狀物的文章中學習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正確思想方法,受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啟蒙教育。
2、認識138個,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能辨析學過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會寫生字164個,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註意積累詞語,把詞語歸類進行正確的搭配。能在朗讀基礎上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繼續訓練學生抓住重點句段,加深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大量積累語言,努力學以致用。
3、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能根據討論的話題,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表達清楚,有條理。
4、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在觀察和想象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有壹定條理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復習書信、讀書筆記、建議書等常用應用文,養成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復習學過的九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加強綜合,突出重點,註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註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在全面完成各課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學習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得更有真情實感。要把握教學重點,在閱讀中學習並掌握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壹些方法。
四、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30人,其中女生11人.學生學習狀況:班級整體學習成績較好。優生人數不多,能積極主動的學習,但不夠靈活;差生有7人,基礎不紮實,出現了知識斷層現象。總體上分析,全班學生大部分態度還比較端正。
五、教學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正確教學觀,以育人為主,培養創新型人。
2、在課堂中滲透新理念,不搞應試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為主,提高學生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
3、優化教學手段,積極使用電教,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加強讀寫訓練,啟發督促學生多讀課外書,讀好課外書,和好書交朋友,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同時指導學生註意積累,勤動筆,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5、做好月月清工作,及時反饋,補漏查缺,加強培優補差,不讓壹個學生掉隊。平時精心設計各類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6、教師團結協作,經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群策群力,讓每壹個學生都能成為合格的畢業生。
7、調動家長對子女學習監督、輔導的積極性,形成孩子、家長、老師***同努力、***同進步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