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

作為壹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麽寫才好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角的分類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角的分類,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銳角、鈍角的特征,能判斷壹個角是什麽角;幫助學生建立不同角的空間觀念。

2、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明確建立各種角的概念;難:區別周角與射線,平角與直線。

突破方法:通過教具的演示和學生的實際操作來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學用具:活動角和自制折扇。

教學過程:

壹、復習準備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數。

(1)什麽叫做角?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2)角的大小是由什麽來決定的?

二、學習新課

我們理解並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來度量,角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就學習角的分類。(板書:角的分類)

1、認識直角。

(1)學生動手,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橫著對折,再豎著對折。

提問:折出的角是什麽角?量壹量這個角有多少度?

從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書:直角90度

(2)復習題圖中哪個角是直角?根據什麽?

(3)妳能說出身邊有哪些角是直角嗎?(課本的角、黑板的四個角……)

2、認識平角。

(1)學生動手,把剛才折成的直角紙打開來。兩個直角組成壹個新的角,這個角有什麽特點?(角的兩條邊在壹條直線上了。)

(2)請妳指出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裏?(頂點沒有變動,兩條邊在壹條直線上了。)

(3)這個角是多少度?(180度,因為是兩個直角組成的。)

(4)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壹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板書)

(5)請妳們用自己的活動角操作,旋轉壹根硬紙條,使其成為直角,再旋轉成壹個平角。

(6)妳能說說平角與直角有什麽關系嗎?(壹個平角等於2個直角。)

(7)右面圖形哪個是平角?

引導學生明確:圖①是壹條直線,它沒有端點,

也就不是平角;圖②是兩邊在壹條直線上,而且有壹個端點,所以它是平角。

3、認識銳角和鈍角。

(1)教師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後將角的壹條邊向右移動,這時兩邊所夾的角就小於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再將角的壹條邊向左移動,這時兩邊所夾的角就大於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壹定不超過180……

2、學生操作。

利用自己的活動角,同樣把角的壹條邊向左、有移動,觀察移動後角的大小。

3、通過操作,移動角的壹條邊後,這些角的度數與90度角相比,妳可以分成幾類?

引導學生歸納出:壹類是小於90度的角;壹類是大於90度又小於180度的角。

教師明確指出並板書:小於90度的角叫做銳角;大於90度而小於180度的角叫鈍角。

問:鈍角必須符合哪兩個條件?

讓學生進壹步理解鈍角的概念。

角的分類教學設計 2

壹、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二單元。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理解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並能按壹定標準分類。

2、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依據角的度數區分各種角。

難點:平角、周角的認識及三種特殊角之間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

教法:直觀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

學法:實踐操作法。

五、教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壹套。

學具:活動角、量角器、長方形紙和圓形紙各壹張等。

教學資源:七巧板、量角器、課件。

六、教學過程:

壹、教學導入:

出示各種不同的角,誰願意說說什麽叫做角?角有大有小,可以用什麽來度量?角的大小與什麽無關?與什麽有關呢?“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角。正是因為角有大有小,所以需要把角進行分類,下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分類。

板書課題:角分分類。

二、教學新授:

師:“請大家拿出四張卡片,用水彩筆和尺出畫四個不同大小的角。每張卡片畫壹個。比壹比誰畫的又好又快!”

學生在卡片上畫角。

師:“請組長將大家畫的角收集起來,平鋪在桌面上。比壹比哪壹組動作最快!”

組長工作。

師:“下面我們要給這些角分分類。在分類之前,老師要說幾點要求:1、每人先要認真的觀察這些角。2、為了提高我們小組合作學習的效度,分類前組長壹定要帶領大家展開充分的討論,確定分法後再分。3、分好後,每組選壹名發言人,準備向大家匯報分類的情況。”

小組合作學習,給角分類。教師巡視,做好記錄。

師:“哪壹組願意匯報?”

小組匯報,匯報時請其用三角尺驗證。貼出直角。

師:“妳們認為他們分的怎麽樣?”

1、認識直角。

通過測量是90度的角數學上稱作直角。

從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書:直角90度

舉例生活中的直角。

2、認識銳角

觀察特征,小結銳角的定義,並板書。

舉銳角的例子。從而讓學生發現銳角有無數個。

活動角轉銳角。

3、認識鈍角

觀察特征,小結鈍角的定義,並板書。

舉鈍角的例子。從而讓學生發現鈍角有無數個。

活動角轉頓角。

4、認識平角。

(1)、學生動手,把活動角兩條邊放在壹條直線上。這樣形成了壹個新的角,妳知道這叫什麽角嗎?板書:平角

(2)、妳指出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裏?(頂點沒有變動,兩條邊在壹條直線上了。)

(3)、個角是多少度?(180度,因為是兩個直角組成的。)

教師板書:平角=180°

師:妳能用妳自己的話說說什麽樣的角是平角嗎?

生1:平角就象壹條直線,但是有壹個頂點。

生2:角的兩條邊在壹條直線上。

生3:平角的兩條邊成壹條直線。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投影出示平角的.定義:。)

(4)、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壹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

(5)、師:我們都知道什麽樣的角是平角了,妳能自己擺壹個平角嗎?

(學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

(6)、通過轉活動角,妳們發現平角與直角之間有什麽關系嗎?(壹個平角等於2個直角。)

板書:1平角=2直角

課件出示:圖①圖②

引導學生明確:圖①是壹條直線,它沒有頂點,

也就不是平角;圖②是兩邊在壹條直線上,而且有壹個頂點,所以它是平角。

5、認識周角。

(1)、教師演示。

剛才我們認識了壹種特殊的角叫平角,現在我們來繼續玩旋轉角的遊戲,請同學們把活動角慢慢打開,先從射線開始,然後轉成銳角,再轉成直角,再轉成鈍角,再轉成平角,此時停下來,還能繼續往下轉嗎?

讓學生看角的壹條邊轉動了壹周,那同學們現在請看看,這角的兩條邊現在怎麽樣呢?也就是兩條邊重合了。現在它還是角嗎? 是角,向這樣的角,我們給它命了個名,叫周角。誰能說說周角是怎樣形成的嗎?

(2)、師指出:壹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壹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課件出示)。周角=360度。(板書)

(3)、妳能說說周角、平角、直角有什麽關系嗎?

引導學生明確: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書)

(4)、妳在生活中見過周角嗎?(折扇,鐘面上壹根針旋轉壹周所形成的角,轉門上壹扇門旋轉壹周所形成的角)

課件出示:時鐘走過12個小時就是壹個周角

三、課內擴展,完成習題

1、妳能把學過的幾種角按照角的大小,從大到小順序排列嗎?

討論後得出: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

2、填空

(1)80°角與()°角能拼成壹個直角。

(2)壹個平角與壹個鈍角的差,壹定是()角。

(3)壹個直角與銳角的和,壹定是()角。

3、判斷:下面說法對不對?為什麽?

(1)直角總是90°。()

(2)銳角都小於90°。()

(3)大於90°的角叫鈍角。 ()

(4)鈍角都大於90°。()

(5)平角是壹條直線。()

4、趣味數學。

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在什麽特殊時刻形成什麽類型的角?(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生活實踐)

四、課堂總結,激發預習欲望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妳有哪些收獲?大家想不想親自動手畫畫老師指定的角?怎樣畫?請同學們回去預習新內容。

五、作業:畫出不同的五類角各壹個。

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

直角=90° 銳角<90° 90°<鈍角<180°

平角=180° 周角=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關於“角”,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於直觀的描述,現在是在二年級的基礎上恰當抽象出圖形的特征,系統學習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等等。角的分類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壹步認識平角、周角,根據角的度數分類,區分直角、平角、銳角、鈍角和周角。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壹定的發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壹步培養。而數學來源於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天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後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使他們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

總之,關於角的分類的知識,我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