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祖沖之的介紹

祖沖之的介紹

祖沖之

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範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壹生鉆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

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壹紀錄。

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主要成就:

壹.數學成就:九章算術

1.數學史上的創舉——“祖率”

祖沖之算出圓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祖沖之因此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壹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

祖沖之還給出圓周率(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祖沖之對圓周率數值的精確推算值,對於中國乃至世界是壹個重大貢獻,後人將“約率”用他的名字命名為“祖沖之圓周率”,簡稱“祖率”。

2.數學傑作《綴術》

祖沖之寫過《綴術》五卷,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

在《綴術》中,祖沖之提出了“開差冪”和“開差立”的問題。“差冪” 壹詞在劉徽為《九章算術》所作的註中就有了,指的是面積之差。

“開差冪” 即是已知長方形的面積和長寬的差,用開平方的方法求它的長和寬,它的具體解法已經是用二次代數方程求解正根的問題。

而“開差立”就是已知長方體的體積和長、寬、高的差,用開立方的辦法來求它的邊長;同時也包括已 知圓柱體、球體的體積來求它們的直徑的問題。

所用到的計算方法已是用三次方程求解正根的問題了,三次方程的解法以前沒有過,祖沖之的解法是壹 項創舉。

二.歷法成就

1.改革閏法

祖沖之提出了391年144閏月的新閏法,祖沖之的閏周精密程度極高,按照他的推算,壹個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8141日,與今天的推算值僅相差46秒。壹直到南宋的《統天歷》,才采用了比這更精確的數據。

3.應用“歲差”

每年太陽運行壹周(實際上是地球繞太陽運行壹周),不可能完全回到上壹年的冬至點上,總要相差壹個微小距離。按現代天文學家的精確計算,大約每年相差50.2秒,每七十壹年八個月向後移壹度,這種現象叫作歲差。

祖沖之繼承了前人的科學研究成果,不但證實了歲差現象的存在,算出歲差是每四十五年十壹個月後退壹度,而且在他制作的《大明歷》中應用了歲差。

還有很多成就就不壹壹例舉了。

參考資料

祖沖之.百度百科[引用時間20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