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髯公是什麽意思:美髯公是三國蜀關羽的美稱。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關羽胡髯之獻帝譽稱其為美髯公。關羽之胡饒富光澤而美麗,長至下腹。保養亦甚為周到,傳聞冬天為不使其受傷而以錦囊護之。其外稱關羽髯亦帶有敬畏之意。
於馬超加入劉備陣營後,關羽關心自身評價,便捎信與諸葛亮。諸葛亮回信與關羽,馬超大人實為壹世之英雄豪傑,若論武勇則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得此回音,關羽大喜。
關羽身長九尺,胡須就有兩三尺長,而且他孔武有力,五官整齊,所以美髯公的稱呼在他身上可謂是實至名歸。關公本人對他的胡須也是愛護有加,甚至連根數都數過。因為曹操曾經問過他胡子的根數,他不僅應答如流,還說每秋約退三五根,由此可見關公對他的美髯視若珍寶。
在水滸中,也有壹位美髯公,只不過他的名氣沒有關公的大,就是梁山好漢朱仝。朱仝也有壹身武藝,身長八尺多,胡須及胸,也是壹位頗有英雄氣概的人。他的長相和關雲長也頗有些相似,所以很多人說他是雲長轉世。
古代男子有胡子的原因
古人對胡須的這種特殊情結,或許與對龍的迷信和崇拜有關。
原來龍就長著“長胡子”,當年黃帝騎龍上天,追隨者把龍的胡須都拔了下來,掉到地上的龍須變成了黃帝遺留在人間的壹把弓。此事即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中所謂:“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
顯然,司馬遷所記不過是壹種神話,但胡子的神性卻被他寫得活靈活現。龍有胡子,作為龍種的天子自然得有胡子,胡子因此也成了帝王相貌的“標配”,古代帝王大都有胡子。如漢高祖劉邦,在《史記·高祖本紀》稱他:“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