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鳥的天堂資料

鳥的天堂資料

鳥的天堂”是指壹株有500年樹齡的古榕樹,位於廣東省新惠縣天馬河上。它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天馬河心上的二十多畝地。現在大榕樹南面的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川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舍風光。天馬河中有潛艇,可供遊客觀鳥和遊玩。

氣生根是生箕空氣中的壹種變態根,如榕樹的枝幹上長出許多不定根,可以壹直垂入到土壤。此種氣生根沒有根毛的根冠,不能吸收養分,但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也有呼吸的功能。由於氣生根紮入土內,起了支持作用,使榕樹冠得以發展,故有“獨木成林”之感。熱帶森林中的許多植物也有發達的氣生根,氣生根因作用不同,又可分為呼吸根、支柱根、攀根和吸器根。

五百年前,這裏原有壹個泥墩,壹棵榕樹,經長期繁衍,成為覆蓋有二公頃的小島。島上的榕林棲息著數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鶴和灰鶴最多。白鶴朝出晚歸,灰鶴暮出晨歸,壹早壹晚,相互交替,翩翩飛舞,嘎嘎而鳴,蔚為壯觀。20世紀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遊後寫了《鳥的天堂》,1982年他親筆題了“鳥的天堂”四字,更為這風景區增色不少。樹長起來後便有氣息,氣根向下長入土後成樹枝,枝大成樹又有氣根下垂入土,如此不斷循環,加上小泥堆不斷因河水沖積成為小島,樹越來越大,成為有十五畝闊的榕島了。如果您劃艇靠近榕墩,環境壹周,就會見到榕林裏面樹枝交錯、鳥巢壹個個散布其中、鳥群飛上飛下的奇景了,真有“人間畢竟有天堂”之感。

江門新會的“小鳥天堂”,名氣很大。記得孩童時代,便知道這裏因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鳥的天堂》壹文而名聲大震,使此後的“小鳥天堂”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只要壹提起它,腦海裏便會構築起壹幅美好的畫圖,想像著新會那壹棵很出名的榕樹,樹上每天有數不清的小鳥。

而人們最近前往“小鳥天堂”觀鳥,卻頗感失望,繞小島兩圈,沒有見到小鳥群飛的盛景。據當地人介紹,由於小鳥生存的生態大環境發生了改變:即小鳥周邊被開發,原有的農田、水塘被破壞,環繞小島的天馬河的水質遭到汙染,小鳥不斷地飛到其他地方覓食,不再回來,護鳥措施也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