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為什麽《三字經》中言:“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為什麽《三字經》中言:“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三字經》中言:“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這位接近而立之年才開竅讀書的蘇老泉,就是蘇軾的父親——蘇洵。

在蘇洵二十七歲的時候呢,蘇洵人生當中有了兩大喜事,壹是喜得貴子,蘇軾降生了,二是蘇洵開始喜歡讀書了。

不知道是不是蘇軾的降生警醒了父親蘇洵,還是作為父親的蘇洵,終於明白了在家庭中所要肩負的責任,因為之前壹直是蘇軾的母親程氏在操勞家庭。伴隨著蘇軾的降生,蘇洵才踏上了勤讀好學的道路。

少年時期和壯年時期的蘇洵十分讓人惱火,他不但不喜歡讀書,而且還喜歡結交朋友。他與朋友們在壹起並不是為了求知識長才能,而是成天的遊手好閑,遊山玩水。他的妻子程氏對此毫無反感,自己默默承當著家裏的壹切。

其實二十七歲之前的蘇洵給人的印象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但是並不是他不讀書,也不是他不思進取。他只是憑自己的興趣愛好讀書罷了,雖然他讀的書不在科舉考試之列,但是它所具備的才情和學識則相當高,積澱也非常的深厚。所以說蘇洵始發憤讀書籍,其實是說他開始為科舉考試做準備了。

後來,科舉考試失敗後,蘇洵感到心有不甘,他也明白了科舉考試這條路的艱難,同時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問題和不足,他覺得也只有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達成所願,於是她就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知識積累和沈澱。

經過了十年的勤奮學習和積累之後,蘇洵才學激進,收獲頗豐。所以說,壹個人什麽時候開始努力都不會太晚,唯有堅持,才會使自己的人生別開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