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綠花誰剪刻下句是中藏禍機不可測。
出自唐代李賀《艾如張》。原文:錦襜褕,繡襠襦。強飲啄,哺爾雛。隴東臥穟滿風雨,莫信籠媒隴西去。齊人織網如素空,張在野田平碧中。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艾葉綠花誰剪刻,中藏禍機不可測。
這是壹首漂亮的比體詩。以鳥雀比喻弱小和良善,以羅雀者比喻權佞及種種社會強梁,以張羅捕雀比喻封建社會官場上的人際關系,把整個封建社會描繪成壹個可怕的大陷阱。
這些真實的意思完全隱藏於藝術形象之中,通篇未嘗明說壹句。這樣讓讀者結合自身的經驗去體味形象的意蘊,既括大了形象的意蘊,又增添了詩歌的趣味,使人百嚼不厭。
讀這首詩應當和詩人的坎坷遭遇聯系起來。李賀十八歲上西入長安參加進士考試,因不善於走門子,妒才忌能之輩便借口他父親名叫李晉肅,“晉”與近士的“進”同音,應避父諱,取銷了他的考試資格。
韓愈大抱不平,寫了壹篇著名的《諱辯》,憤怒地質問:“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但這義正辭嚴的抗爭不但未能使李賀進入考場。
反而連韓愈也成了那班群小攻擊的對象。這壹突如其來的打擊,徹底毀滅了李賀榮身報國的希望,使才高氣盛的詩人心身受到嚴重摧殘。後來他作了種種掙紮,終未扭轉惡運,只活了二十七個春秋,就憤憤不平地離開了人世。這首樂府詩首先是他對自家身世體驗的藝術概括。
作者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
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壹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
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壹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