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白水[1]書付過》
紹聖元年[2]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3]遊白水佛跡院,浴於湯池[4],熱甚,其源殆[5]可熟物。
循[22]山而東,少北[6],有懸水百仞,山八九折[9],折處輒為潭,深者縋石五丈,不得其所[10]止。雪濺雷怒[11],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12]也。
暮歸倒行[13],觀山燒火,甚[14]俯仰,度數谷。至江山月出,擊汰[15]中流,掬[16]弄珠璧[17]。
到家二鼓[18],復與過飲酒,食餘甘[19]煮菜,顧[20]影頹然,不復甚寐。書[21]以付過。東坡翁。
(選自《東坡誌林》卷壹)
[1]白水:山名,在今廣東博羅縣東北。《輿地紀勝》說:“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壇,佛跡甚異。”可與本文所記參看。
[2]紹聖元年:即1094年。紹聖,北宋哲宗的年號。
[3]幼子過:蘇軾的第三子蘇過。
[4]湯池:即湯泉。據宋人記載,佛跡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東為湯泉,水熱,西為雪如泉,水涼。
[5]殆:大概,恐怕。
[6]少北:稍向北。
[7]輒:就
[8]懸水:瀑布。百仞:這是誇張的說法;蘇軾《答陳季常書》說此山“布水三十仞”,則是據實估量。仞:古時以八尺或七尺為壹仞。
[9]折:這裏是彎轉的意思。
[10]“深者”二句:謂潭水深的地方,用繩子系石墜入五丈,還到不了底。磓(zhuì)石:用繩系著石頭向下。縋,用繩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11]雪濺雷怒:形容瀑布墜入深潭,濺起雪白的水花,發出轟鳴的聲音。
[12]水崖:水邊。
[13]倒(dào)行:順來路往回去。
[14]甚:厲害。俛仰:即俯仰,指彎身擡頭,形容壹上壹下時的樣子。
[15]擊汰(tài):擊水。汰,水波。
[16]掬(jū):用雙手捧取。璧:平圓形的玉,這裏用來比喻映在水中的月亮。
[17]珠壁 :此指倒影在水中的月亮。
[18]二鼓:二更;古代擊鼓報時。
[19]餘甘:即橄欖。
[20]顧:回頭。
[21]書:寫下。
[22]循:沿
紹聖元年十月十二日,我與小兒子蘇過遊白水佛跡院,在溫泉中沐浴,水很熱,其源頭估計能把東西煮熟。沿著山向東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有壹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個彎道,每個彎道處就有潭。潭水深的地方,用繩子系石墜入五丈,還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飛濺,聲音如雷鳴般轟響,令人既喜又驚。懸崖邊有幾十個巨大的腳印,大概就是所謂佛的痕跡吧。傍晚時我們順來路返回,在夕陽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燒,十分的壯觀。或彎腰或擡頭看這些山谷。到了江邊,此時月亮出來,江水擊打著,用雙手捧著像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更時分,我與蘇過再次飲酒。吃著橄欖菜,回頭看自己的影子,有種蕭索感,就再也睡不著了。寫下這些文字交給過兒,東坡記 。
殆:大概 循:順,沿 度:越過 顧:回頭看
水崖有巨人跡數十,所謂佛跡也。
懸崖邊有幾十個巨大的腳印,大概就是所謂佛的痕跡吧。
上文中 雪濺雷怒,可喜可畏 這八個字寫瀑布的奇觀。妳覺得好在哪裏?
寫瀑布的奇觀只用了“雪濺雷怒,可喜可畏”八個字,就把瀑布的形態,色彩,聲勢以及自己的感受寫到了。
上文寫於蘇軾被貶惠洲後。作者通過描寫奇山異水,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人生態度?
作者身處逆境,卻不戚戚於懷,把深濃情致灌註於奇山異水中,表達了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意思對即可。)
2. 《溫泉記》文言文翻譯譯文:
紹聖元年十月十二日,我與小兒子蘇過遊白水佛跡院,在湯泉中沐浴,水很熱,其源頭估計能把東西煮熟。沿著山向東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壹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個彎道,每個彎道就有譚。潭水深的地方,用繩子系石墜入五丈,還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飛濺,聲音如雷鳴般轟響,令人既喜又驚。水邊有幾十個巨大的腳印,大概就是所謂佛的痕跡吧。傍晚時我們順來路返回,在夕陽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燒,十分的壯觀。或彎腰或擡頭看這些山谷。到了江邊,此時月亮出來,江水擊打著,用雙手捧著象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股時分,我與蘇過再次飲酒。吃著橄欖菜,有種蕭索感,再也睡不著了。寫下這些文字交給過兒,東坡記。
字詞:
紹聖元年十月十二日[2],與幼子過遊白水佛跡院[3],浴於湯池[4],熱甚,其源殆可熟物[5]。循山而東,少北[6],有懸水百仞[7],山八九折[8],折處輒為潭,深者磓石五丈[9],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10],可喜可畏。水際有巨人跡數十[11],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12],觀山燒火,甚俛仰[13],度數谷。至江上月出,擊汰中流[14],掬弄珠璧[15]。到家二鼓[16],復與過飲酒,食餘甘煮菜[17],顧影頹然,不復甚寐,書以付過。東坡翁。
註釋
[1]白水:山名,在今廣東博羅縣東北。《輿地紀勝》說:“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壇,佛跡甚異。”可與本文所記參看。
[2]紹聖元年:即1094年。紹聖,北宋哲宗的年號。
[3]幼子過:蘇軾的第三子蘇過。
[4]湯池:即湯泉。據宋人記載,佛跡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東為湯泉,水熱,西為雪如泉,水涼。
[5]殆:大概,恐怕。
[6]少北:稍向北。
[7]懸水:瀑布。百仞:這是誇張的說法;蘇軾《答陳季常書》說此山“布水三十仞”,則是據實估量。仞:古時以八尺或七尺為壹仞。
[8]折:這裏是彎轉的意思。
[9]“深者”二句:謂潭水深的地方,用繩子系石墜入五丈,還到不了底。磓(zhuì):當作“縋”,音同字誤。縋,用繩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10]雪濺雷怒:形容瀑布墜入深潭,濺起雪白的水花,發出轟鳴的聲音。
[11]水際:水邊。
[12]倒(dào)行:順來路往回去。
[13]甚:厲害。俛仰:即俯仰,指彎身擡頭,形容壹上壹下時的樣子。
[14]擊汰(dāi):擊水。汰,水波。
[15]掬(jū):用雙手捧取。璧:平圓形的玉,這裏用來比喻映在水中的月亮。
[16]二鼓:二更;古代擊鼓報時。
[17]餘甘:即橄欖。
3. 溫泉記的文言文翻譯紹聖元年十月十二日,我與小兒子蘇過遊白水佛跡院,在湯泉中沐浴,水很熱,其源頭估計能把東西煮熟。
沿著山向東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壹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個彎道,每個彎道就有譚。
潭水深的地方,用繩子系石墜入五丈,還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飛濺,聲音如雷鳴般轟響,令人既喜又驚。
水邊有幾十個巨大的腳印,大概就是所謂佛的痕跡吧。傍晚時我們順來路返回,在夕陽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燒,十分的壯觀。
或彎腰或擡頭看這些山谷。到了江邊,此時月亮出來,江水擊打著,用雙手捧著象碧玉般的水。
回到家已是二股時分,我與蘇過再次飲酒。吃著橄欖菜,有種蕭索感,再也睡不著了。
寫下這些文字交給過兒,東坡記。
4. 《冷泉亭記閱讀答案附翻譯》古詩原文及翻譯作者:冷 泉 亭 記白 居 易東南山水,余杭郡為最;就郡言,靈隱寺為尤;由寺觀,冷泉亭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
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血氣。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風泠泠,可以蠲煩析酲,起人心情。
山樹為蓋,巖石為屏,雲從棟生,水與階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於床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於枕上。
矧又潺湲潔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 潛利陰益,可勝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靈隱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叢山復湖,易為形勝。先是領郡者,有相裏君造虛白亭,有韓仆射臯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觀風亭,有盧給事元輔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後作此亭。
於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 後來者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
故吾繼之,述而不作。4.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2分)A.可以導和納粹 納:吸納? B.杭自郡城抵四封 封:邊界C.述而不作 作:做文章? D.可勝言哉 勝:盡5.下列各項都是對“冷泉亭風景”描寫的壹項是(2分)①由寺觀言,冷泉亭為甲 ②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③矧又潺湲潔澈 ④山樹為蓋,巖石為屏 ⑤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A.?②④⑤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6.下列各項對原文所做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壹項是(2分)A.冷泉亭建在靈隱山的下面,石門澗的中央,靈隱寺的西南角。
B.冷泉亭雖然高不到十六尺,寬不超過兩丈,但是這裏集中了最奇麗的景色,包羅了所有的美景。C.余杭這個地方***有五座亭子,它們都是當時的太守修建的,冷泉亭是白居易為右司郎中時修建的。
D.作者喜歡冷泉亭的原因,壹是風景秀麗,二是人們壹看到冷泉亭那些“眼耳之塵,心舌之垢”就可以摒棄。 7.把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8分)(1)於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4分)(2)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分)參考答案:4.C(作:建造亭子)5.B(①這是對冷泉亭的評價;⑤這是對五亭美景的贊美)6.C(這座亭子是元藇修建的)7.(1)在這種情況下,五座亭子可以相互望見,就像五個手指排列在壹起,可以說,全郡的美景都在這些地方了。 (註意:“列”“殫”各1分,整句通順2分)(2)這就是治學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謹慎取用的緣故(原因)啊!(句式、“所以”、“學者”各1分,整句通順1分)10.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
(4分)(1)起人心情( ▲ ) (2)山樹為蓋( ▲ )(3)可濯足於床下( ▲ ) (4)可勝言哉( ▲ )11.下列語句中加點虛詞“而”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壹項是( ▲ )(2分)例句:坐而玩之者,可濯足於床下。 A.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記》)B.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隆中對》)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D.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 (《陳涉世家》)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就郡言,靈隱寺為尤。▲ (2)雲從棟生,水與階平。
▲ 13.文章第壹段中突出體現“最余杭而甲靈隱”具體內容的語句是“▲ ”;第二段中畫波浪線句子則是通過▲ 手法表現這壹點的。 (2分)參考答案:10.(4分)(1)使……振奮 (2)作為 (3)洗 (4)盡(每個1分)11.(2分)C12.(4分)(1)就杭州的山水來說,靈隱寺是最好的。
(2)雲從冷泉亭的亭梁間生出,泉水和冷泉亭的臺階齊平。(每句2分,其中每小句1分)13.(2分)撮奇得要(撮奇得要,地搜勝概,物無遁形);側面描寫(每點1分)參考譯文?東南地區的山水勝景,余杭郡的最優;就郡裏而言,靈隱寺最突出;從寺廟看,冷泉亭第壹。
冷泉亭築在靈隱山下面,石門澗中央,靈隱寺西南角。它高不到兩尋(十六尺),寬不逾兩丈,但是這裏集中了最奇麗的景色,包羅了所有的美景,沒有什麽景物可以走漏的。
春天,我愛它的花草芬芳,林木茂盛,在這裏可以吐納清新空氣,令人氣血舒暢。 夏夜,我愛它泉水輕流,清風涼爽,在這裏可以消去煩惱,解除酒困,令人心曠神怡。
山上的樹林是亭子的大傘,四周的巖石是亭子的屏障。雲生於亭梁之間,水漫到亭階之上。
妳坐著玩賞,可用亭椅下清泉洗腳;妳臥著玩賞,可在枕上垂竿釣魚。又加清澈的潺潺澗水,不息地緩緩在眼下流過。
不論妳是個凡夫俗子,或者是位佛門中人,妳看到的聽到的邪惡門道,妳想著的要說的骯臟念頭,不等那清泉洗滌,見了這裏的景致,就會壹下子全部消亡。這種無形中能獲得的益處,哪能給妳說得完呢?所以我說冷泉亭是余杭郡最優美的地方、靈隱寺第壹的去處啊!余杭郡從郡城到四郊,山連山、湖連湖,有極多風景秀美的地方。
過去在這裏做太守的人,有位相裏君,築了虛白亭;仆射韓臯,築候仙亭;庶子裴棠棣,築觀風亭;給事盧元輔,築見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最後築了這個冷泉亭。在這種情況下,五亭相互可以望見,像五個手指並列壹樣。
可以說,全郡的美景都在這些地方了,要築的亭子已經全築好了。 後來主持郡政的人,雖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麽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繼任到這裏以後,只是記述其事而不再添造(新的亭子)。
長。
5.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遊黃山記清朝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遊白小題:C 小題:B 小題:C小題:“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小題:C 逼;接近,走近。小題:B 而:均為連詞,表修飾關系。
人者;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氣/代詞,“……的人”;C.則;連詞,那麽/連詞,表轉折,卻;D、以:介詞,用/連詞,表目的,用來。小題: 體現了作者超凡朋俗的情懷”錯誤,與僧人的對答是體現了作者豁達、樂觀、開朗的性情。
小題:“參考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文癸卯四月二日,我遊覽了白嶽峰後,就在沐浴了黃山的溫泉。
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懸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訴我說:“從這裏開始,山路狹窄危險,連兜籠也容不下。妳自己步行太辛苦,幸虧當地有背慣了遊客的人,叫做‘海馬’,可以雇傭。”
便領了五六個健壯的人來,人人手裏拿著幾丈布。我自覺好笑,難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繈褓中的嬰兒了嗎? 開始時還想強撐著自己走,等到疲勞不堪時,就綁縛在“海馬”的背上,這樣壹半自己走壹半靠人背著攀登。
走到雲巢路斷了,只有踩著木梯子上去。只見萬座山峰直刺蒼穹,慈光寺已經落在鍋底了。
當晚到達文殊院,住了下來。天下著雨,非常冷,正午還要穿著厚皮衣烤火取暖。
雲氣直撲進屋,像要把房子奪去,壹會兒功夫,屋內壹片雲霧迷蒙,兩人對面坐著僅能聽到聲音,雲氣散後,步行到立雪臺,臺上有棵古松,根生長在東面,樹幹倒向西面,樹冠朝著南方,穿進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長出來, 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間是空的,所以樹幹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為壹體。 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長,樹幹有十圍粗,高度卻不到二尺。
其他松樹像這樣的很多,無法壹壹加以描述。晚上,雲氣更加稀薄,周圍的山峰像兒孫拜見長輩壹樣俯伏著。
第二天,從立雪臺左側轉彎走下來,經過百步雲梯,路又斷了,忽然見壹塊石頭像大鰲魚,張著巨口,不得已只好走進魚口中,穿過魚腹從魚背上出來,看到的又是壹番天地。登上丹臺,爬上光明頂,它和蓮花、天都兩座山峰,像鼎的三條腿壹樣高高地相互對峙,天風吹得人站立不住。
晚上到達獅林寺住宿。趁太陽未落,又登上始信峰。
始信峰有三座山峰,遠看好像只有兩座山峰相對聳立,近前看才見另壹座山峰躲在它們身後。始信峰既高又險,下面就是深不見底的溪谷。
我站在山頂,腳趾都露出二分在懸崖外邊。和尚擔心,用手拉住我。
我笑著說:“掉下去也不要緊。”和尚問道:“為什麽?”我說:“溪谷沒有底,那麽人掉下去也就沒有底,飄飄蕩蕩誰知道飄到哪裏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壹段時間內找到活的辦法。”
和尚笑了起來。第二天,攀登大小清涼臺,臺下的峰巒像筆,像箭,像筍,像竹林,像刀槍劍戟,像船上的桅桿,又像天帝開玩笑把武器庫中的武器儀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約有吃壹頓飯的功夫,像有壹匹白絹飄過來纏繞著樹木,僧人高興告訴我說:“這就是雲鋪海。”
開始時朦朦朧朧,像熔化的白銀,散開的棉團,過了很久渾然成了壹片。 青山全都露出壹點角尖,像壹大盤白油脂中有很多筍尖豎立的樣子,壹會兒雲氣散去,只見萬座山峰聚集聳立,又都恢復了原貌。
我坐在松頂,苦於太陽曬得厲害,忽然起了壹片雲彩為我遮蔽,才知道雲彩也有高下的區別,不全是壹模壹樣的。初九日,從天柱峰轉道下來,過白沙矼,到達雲谷,家裏的傭人們用轎子迎接我,這次***計步行五十多裏路,進山壹***七天。
6. 尋找關於溫泉的詩句,要整首詩,謝謝溫泉行 韋應物 出身天寶今年幾,頑鈍如錘命如紙。
作官不了卻來歸, 還是杜陵壹男子。北風慘慘投溫泉,忽憶先皇遊幸年。
身騎廄馬引天仗,直入華清列禦前。玉林瑤雪滿寒山, 上升玄閣遊絳煙。
平明羽衛朝萬國,車馬合沓溢四鄽。 蒙恩每浴華池水,扈獵不蹂渭北田。
朝廷無事***歡燕, 美人絲管從九天。壹朝鑄鼎降龍馭,小臣髯絕不得去。
今來蕭瑟萬井空,唯見蒼山起煙霧。可憐蹭蹬失風波, 仰天大叫無奈何。
弊裘羸馬凍欲死,賴遇主人杯酒多。 長恨歌 作者: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壹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壹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裏。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展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壹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到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銀屏邐迤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壹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壹股合壹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驪宮高 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
遲遲兮春日,玉甃暖兮溫泉溢。 裊裊兮秋風,山蟬鳴兮宮樹紅。
翠華不來歲月久,墻有衣兮瓦有松。 吾君在位已五載,何不壹幸乎其中?西去都門幾多地,吾君不遊有深意。
壹人出兮不容易,六宮從兮百司備。八十壹車千萬騎,朝有宴飫暮有賜。
中人之產數百家,未足充君壹日費。吾君修己人不知,不自逸兮不自嬉。
吾君愛人人不識,不傷財兮不傷力。 驪宮高兮高入雲,君之來兮為壹身,君之不來兮為萬人。
溫湯對雪李隆基 北風吹同雲,同雲飛白雪。白雪乍回散,同雲何慘烈。
未見溫泉冰,寧知火井滅。表瑞良在茲,庶幾可怡悅 奉和聖制溫泉歌 張九齡 有時神物待聖人,去後湯還冷,來時樹亦春。
今茲十月自東歸,羽旆逶迤上翠微。溫谷蔥蔥佳氣色, 離宮奕奕葉光輝。
臨渭川,近天邑,浴日溫泉復在茲, 群仙洞府那相及。吾君利物心,玄澤浸蒼黔。
漸漬神湯無疾苦,薰歌壹曲感人深。 華清宮 張繼 天寶承平奈樂何,華清宮殿郁嵯峨。
朝元閣峻臨秦嶺,羯鼓樓高俯渭河。 玉樹長飄雲外曲,霓裳閑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溫泉水,嗚咽聲中感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