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少年李四光的故事是什麽?

少年李四光的故事是什麽?

壹、李四光名字來源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在壹次考試中,李四光無意在姓名壹欄填成自己的年齡是十四,於是他靈光壹動將十改為李,心想:叫“李四”有點俗,他冥思苦想,突然間,教室墻上的正大光明四個字吸引他的目光,從此“李四光”便相傳於世。

二、為父母分憂

李四光年幼時家中十分貧窮,兄弟姐妹7人,爺爺有病臥床不起,家裏僅靠父親教書的微薄收入支撐,媽媽壹人在家種田十分辛苦,年幼的李四光十分懂事,便每天幫助媽媽做家務,每天天微亮時,他就起床幫媽媽把水缸裝滿才去上學。

三、求學刻苦

1902年湖北省開始興建大、中、小學堂,少年有誌者皆來武昌求學,消息傳到黃岡,李四光便告訴父親將要來武昌求學,最終在經得家人的同意後,獨自壹人便來到武昌學習,由於這次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所以在學校李四光便發奮學習,1904年,李四光憑借優異的成績被官方選派到日本留學,先進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畢業後,到大阪高等工業學院學習,據說這所學校每年吸收中國留學生不超過10名,李四光考入這所學校於他的努力學習以及愛動腦和愛動手的習慣是分不開的。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壹,新中國成立後第壹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壹。

李四光1910年7月畢業於日本大阪高等工業學校;1911年,出任湖北軍政府實業部長;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51年4月,當選為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華人民***和國地質部部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8年9月,任中國科協主席;1969年4月,被選為中國***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70年8月,任國務院科教組組長。

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沈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