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分為四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和後三種的不同之處在於缺乏覺性,是人和動物的***通之處,後三種是具有覺性的真正屬人的境界。
功利境界就是追逐功名利祿的境界。人生有太多欲求,當人把屬人的覺性運用於滿足自然欲望時,除了動物性的欲望,人還比動物更多了壹些欲望,因為動物大多以免於饑寒為滿足,而人的欲求是無盡的。根植於“我執”的比較心理使人攀比,把幸福定義為占有和高高在上。功利性的價值觀會導致三種苦惱:壹是求不得,二是在功利的某個高處因為沒有了功利性的追逐從而陷入人生的無聊,三是強取豪奪所帶來的各種不好的行為後果。
道德境界把善作為人生的旨趣,不是因為道德輿論的約束而被迫遵守,而是自覺地把善作為心靈愉悅和人生幸福的基本條件。道德境界的人不會損人利己,而是利己利人,甚至甘心讓渡自己的某些利益給別人。道德境界中的人有三種幸福:壹是不太以物質性的不足為苦,而是有了精神的自足,所以常得心安不擾;二是人事順遂,少有違逆;三是有了達到精神的更高層面的條件:具備了相當程度的心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