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痛心疾首什麽意思?

痛心疾首什麽意思?

解釋:疾首:頭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

1 比喻痛恨到極點。 《左傳·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杜預 註:“疾,亦痛也。” 唐 趙元壹 《<奉天錄>序》:“睹此妖孽,搖動中原,莫不痛心疾首。” 鄭觀應 《盛世危言·吏治上》:“小民之受其魚肉者,雖痛心疾首,箝口側目,而無如何也。” 鄒韜奮 《全國輿論對汪逆的憤慨》:“ 汪 逆 精衛 勾結敵人,叛黨賣國,早為國人所痛心疾首。” 

2 比喻悲痛,傷心到了極點。 後漢書·章帝紀》:“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栗忉忉,痛心疾首。” 宋 司馬光 《乞開言路劄子》:“閭閻愁苦,痛心疾首,而上不得知。” 金 王若虛 《王氏先塋之碑》:“而墳壠蕭然……每壹念及,未嘗不痛心疾首。”《花城》1981年第2期:“他急忙轉過身來,臉上壹陣青白,痛心疾首地對 老田伯 說:‘我對不起妳老人家。’”

出自:《左傳·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

示例:瞿耐庵自從到任至今也有半年了。治下的百姓因他聽斷糊塗,壹個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

近義詞:深惡痛絕、捶胸頓足

反義詞:感恩戴德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指對某事的痛恨

典故  春秋時,秦國和晉國有婚姻關系,秦穆公又曾三次替晉國安定君位。但由於兩國國境相接,雙方都要發展自己的勢力,所以仍不免發生沖突。

晉歷公即位後,因邊界糾紛,兩國君王在令狐訂立盟約。但秦桓公回國後,立刻背叛盟約,偷偷去和楚國結盟。同時強令晉國和秦國壹起進攻秦國邊界的小國白狄,晉國答應後,秦國又派人偷偷告訴白狄說:“晉國要攻打妳們。”白狄和楚國都看穿了秦國的用心,痛恨秦國背信棄義,於是將秦國的所作所為告訴了晉國。晉國於是聯合諸侯之兵迎戰秦國,同時派呂相去和秦國絕交,說:“各國諸侯如今都知道秦國惟利是圖,不守信用,所以都痛心疾首,都要和晉國親近友好。現在我們陳兵以待,如果秦國和我們盟誓,則可退諸侯之兵,否則,我們各諸侯國將***同對付秦國。”

壹個月以後,兩軍交戰,秦國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