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暴脾氣是怎樣形成的?

暴脾氣是怎樣形成的?

壹、暴脾氣產生的因素:

1、認知因素

脾氣暴躁,顯然和壹個人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有直接聯系。

比如,有些情侶可能因為選擇買壹雙紅色拖鞋或黃色拖鞋而發生嚴重的爭吵。

學習過兩性相處藝術的人就不會發生類似情況,因為他們心裏很清楚紅色或黃色根本不是矛盾主體,主體是拖鞋,至於顏色,壹點都不重要。

另外,見得世面太少,也會大大降低自己的應對能力。遇到突發事情,就特別容易脾氣“大爆發”。

對很多事物事件的認知面比較窄,容易拿自己的判斷當真理。

2、性格因素

壹些人原本就是火急火燎的性子。心裏容不下事,眼裏容不下沙子。

壹點都不能包容別人,隨意亂發脾氣,斤斤計較,且好勝心比較強,嫉妒心比較墻。有著壹顆不敢碰觸的玻璃心,壹碰就碎壹地。

3、環境因素

都市節奏過快,擁堵的馬路,汙染的空氣,刺耳的噪音,無壹不讓人心緒難安。

高強度的工作節奏,擁擠的人群,讓人不得喘息。

同事關系的緊張,家庭關系的破裂,親人的遠離,事業發展的不順利,都是脾氣越來越差的誘導因素。

4、壓力因素

壓力分為兩種,壹種是外部壓力,壹種是內在壓力。

外部壓力多半來源於環境因素以及勞動任務。內部壓力主要來源於對未知因素的恐懼。比如,明天會不會堵車遲到,下個月會不會被開除,明年會不會生病,十年後地球是否毀滅,天是否會塌下來。5、心理因素

脾氣暴躁也有壹方面是性格類型決定的,A型性格的人,脾氣就很急躁。

據說普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脾氣暴躁,易怒,攻擊性,防禦性種種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現。

6、生理因素

研究發現,人體維生素B群缺乏時容易暴躁,人體鈣質嚴重缺乏時也能引起暴躁。

人在饑餓狀態或血糖水平降低時都可能引發暴躁。

7、習慣因素

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發脾氣所帶來的損失,或者說由發脾氣帶來的損失是還在承受範圍之內。於是,發脾氣變成壹種習以為常的習慣。趕走暴脾氣的方法

1、閱讀經典

翻開古代經典,不乏見到古人認知事物的全面性,如《道德經》,系統解決問題的典範如《孫子兵法》。今人在如何加快速度上很下功夫,古人卻在如何降低速度上大做文章。

比如,古人認為鹿壹年只交配壹次,所以壹只鹿即使在成年之後,依然像年輕的小鹿壹樣漂亮壹樣充滿活力,於是古人向鹿學習如何“養精”;古人認為烏龜能長壽,主要源於烏龜行動遲緩,古人向烏龜學習如何“養氣”;從古至今,沒有人見過鶴的屍體,古人向鶴學習如何“養神”。

2、遠離繁雜

第壹件事是約束自己減少停留在手機上的時間,如果有閱讀習慣,建議多度紙質書籍。讀紙質書和讀電子書相比,人和書之間多了壹份互動和溝通。

其次是,推掉和拒絕不必要的應酬。最後是計劃自己的工作內容,安排自己的時間支出。讓自己從繁雜無章中解脫出來。3、心印自然

抓住壹切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

人原本是生活在樹上的,和猴子壹樣;後來人住進了自然的洞穴,身體和大地也是相接觸的;再後來,我們蓋起了高樓大廈,水泥板圍擋住我們的身體,也困頓了我們的靈魂。

壹句話,我們的身體和靈魂不接受圍擋和困頓,所以有了脾氣,這和壹只狗在籠子裏待久了會狂吠不止是壹樣的。4、保持運動

跑步:研究發現,堅持跑步對壓抑、抑郁、惱怒等情緒是有明顯緩解效果的。

瑜伽:是壹項協調了內心與身體的運動,相比其它運動,瑜伽的獨特性在於能夠調節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呼吸系統,從而起到緩解情緒作用。

5、心靈調適

冥想可以讓大腦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質變,長期修煉冥想會使大腦前葉和腦島體積增大約10%,同時冥想者的註意力更集中,能夠幫妳釋放壓力。

不妨每天花上5-10分鐘,專註自己的內心,放空壹切,放開情緒。

6、健康飲食

多吃魚肉都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提高身體抵抗力。多吃谷物粗糧果蔬,提高身體維生素攝入量。

戒煙,控酒,不熬夜。7、傳統組方

急事,慢慢地說。

小事,幽默地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不要亂說。

傷害人的事,最好別說。

傷心的事,別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地說。

自己的事,聽別人怎麽說。

長輩的事,多聽少說。

夫妻的事,商量著說。

孩子的事,開導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