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

 《索溪峪的“野”》是北京版課改教材第十冊第壹單元的第二篇課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 篇1

 壹、 教材依據

 本篇課文為人教試驗版六年級上冊第壹組課文中的第四課《索溪峪的“野”》,是壹篇略讀課文。

 二、 設計思路

 指導思想: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設計理念:課文如畫,課堂如詩。依靠課件、音樂等媒體營造出課文的意境,讓孩子倘佯其中。讀悟結合,邊讀邊悟,促其積累。讓閱讀過程個性凸顯,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聽中想象,讀中想象,移情體驗,抓住契機,訓練語言,發展思維,讓孩子獲得審美體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讓閱讀教學成為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積極對話。

 教材分析:作者身處美麗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壹個字——“野”。作者選取獨特的視角,描繪了張家界索溪峪獨特的美景,表達了暢遊於大自然時愉快的心情。文意在表達上有兩個特點:壹是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二是在謀篇布局時,采用了先概括後具體的描寫方法,在概括索溪峪“野”的特點後,分山、水、動物、遊人四個方面具體描寫。從而,使學生感受索溪峪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通過五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養成了能夠自主預習,自主識記生字詞的習慣。但對關鍵的詞句還不會正確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記憶“惡作劇、不拘壹格、年過花甲”等詞語。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後具體的描寫方法。

 3、體會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的方法。

 方法與途徑

 1、讓學生充分質疑,說說自己見解。

 2、盡量用朗讀表達自己體會,討論交流,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3、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想象,讀中感受,領悟表達方法。

 情感與價值

 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現代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室

 四、教學重點

 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五、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後具體的描寫方法。

 六、教學準備

 以張家界森林公園圖片、索溪峪風景區圖片,課文朗讀,輕音樂制作課件。

 七、教學過程

 (壹)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是我們最佳的出遊時光。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到到湖南的張家界,領略壹下索溪峪的獨特風光。

 (二)揭示課題

 1、揭示課題:索溪峪的“野”

 2、欣賞張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風光。

 3、索溪峪的“野”體現在哪兒?為什麽說索溪峪是“野”的?

 4、讀課題,抓題眼。

 (三)初讀課文,把握“野”字

 1、自由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順文章。

 (2)邊讀邊圈。思考索溪峪的“野”表現在那幾個方面?

 (3)作者是按什麽順序寫的?畫出每壹部分中心句。

 2、討論交流。

 (1)記憶“惡作劇、不拘壹格、年過花甲”等詞語。

 (2)山野、水野、動物野、遊人野

 (3)按總分的結構方式,先概括後具體的描寫方法。2-5自然段的開頭句就是中心句。

 (四)講讀第2自然段

 1、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壹自然段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山“野”?(是壹種驚險的美。是壹種磅礴的美。是壹種隨心所欲、不拘壹格的美。)

 2、妳從哪句話當中感受到了壹種驚險的美?(“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麽‘壹線天’,什麽‘百丈峽’,聽著名字就讓人膽顫。”)哪些詞可以凸顯呢?(拔地而起、搖搖晃晃、望而生畏、膽顫,壹線天、百丈峽,它們的名字聽著也讓人覺得害怕。)

 3、有感情朗讀,讀出妳的驚訝,讀出妳的贊嘆,並談談自己的收獲。

 (四)小組合作,感受索溪峪的水、野物和遊人的“野”的?

 (1)選擇其中壹個部分,根據分析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分組研讀,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水、野物和遊人的“野”的?

 (2)根據學生的回答選擇板塊在多媒體上進行教學

 1、體會水“野。”

 ①多媒體出示句子“索溪峪像壹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壹會兒繞著山奔跑,壹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兒鬧去了。”

 ②妳覺得索溪峪的水“野”體現在什麽地方?

 ③作者的心情是什麽樣的?(從側面表達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邊的遊人們輕松愉快的心情。)

 ④這壹段中,作者還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壹個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樹木是它的大叔,石頭是它的弟弟。)

 ⑤賽讀,讀出索溪的趣。

 2、體會“山上的野物是‘野’的。”

 ①讀第四自然段,找出體現野的句子。

 ②用自己的話談談體會。

 3、體會“遊人也‘野’了起來。”

 ①人們親身感受了索溪峪的山、水、動物的十足“野”性後,也變得“野”了。讀最後壹自然段,那個詞最能看出這壹點?(返璞歸真)

 ②再讀最後壹段,看看遊人們“真”在何處,“野”在哪裏?

 (五)跟隨課文朗讀,品“野”

 1、跟著朗讀全文,體會索溪峪的“野”。

 2、學完全文妳有什麽收獲?

 3、仔細觀察文章各段的寫法,說說作者在謀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樣的描寫方法。(先概括特點,再具體描寫。)

 (六)布置作業

 1、摘抄本文的好詞佳句。

 2、收集描寫張家界、索溪峪的文章,細細品讀,註意體會:他們對索溪峪的感受是什麽?又是怎樣表達的?

 八、板書設計:

 山野

 水野

 索溪峪的“野”動物野暢遊大自然的愉快

 遊人野

 九、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中心,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規律,對教材進行了整體處理。首先,我讓學生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提出了問題。然後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索溪峪的“野”,與同學合作學習,最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感受。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壹、賞讀索溪峪的山“野”

 1、同學們,昨天我和大家壹起讀了讀《索溪裕的“野”》這篇課文,並搜集了壹些與張家界和索溪峪有關的資料,能談壹談妳對張家界或者索溪裕的總體印象嗎?

 2、張家界是我國第壹個國家森林公園,具有原始大自然的風韻。其中索溪裕這個景區的特點就可以用壹個“野”字來概括。首先,我們來看壹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索溪裕的山的。打開課本,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將自己喜愛的語句多讀兩遍,好嗎?

 3、我們要來交流朗讀,交流之前,來欣賞壹下索溪裕的風景圖片,瀏覽相關的景點介紹。

 4、妳比較喜歡哪裏?來讀壹讀妳喜歡的句子,好嗎?(指名讀──齊讀整段。)

 5、讀著課文,欣賞著畫面,我們好象真的來到了索溪裕,感受到了索溪裕的山野性的美。

 二、讀壹讀,畫壹畫,感受索溪峪的水“野”

 1、再來看壹看索溪裕的水。大家先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然後打開金山畫王畫壹畫妳所讀到的有趣的情景,想怎麽畫就怎麽畫。

 2、大家可以走下位置,看壹看其他同學畫了些什麽。

 3、妳們想看誰畫的?(老師屏幕轉播)妳們覺得怎麽樣?妳自己怎麽想?

 三、瀏覽資料,想像索溪峪山上的動物“野”

 1、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山上的野物當然更是“野”性十足了。我們來齊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

 2、其實,山上的野物可不止這些調皮的猴子。如果妳來到索溪裕,還會碰到哪些有趣的動物,可能遇上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大家可以先點擊瀏覽“張家界珍稀動物”這壹網頁,了解壹下這裏的珍禽異獸。

 四、走進索溪峪,體會遊人的“野”

 1、在這樣的山水間行走,遊人也漸漸變得“野”了起來。我們請誰來讀壹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讓他為我們導遊,帶我們到索溪裕走壹走。

 2、現在我們置身於索溪峪的山水間,真想玩個痛快。妳想怎麽玩?妳們商量壹下。可以再看看網上的圖片,景點介紹,去索溪裕走壹走,妳想怎麽玩?

 3、今天,我們壹起去索溪裕走了壹遭,感覺怎麽樣?有沒有話想說?把妳們想說的話寫在留言板上吧。

 五、作業

 以“索溪峪”為主題,利用Powerpoint制作壹份圖文並茂的導遊版面,吸引更多的讀者訪問。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

 1、學會12個生字(其中壹個多音字“調”)及新詞,認讀11個字。

 2、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讀壹讀,再抄寫下來。

 能力:

 1、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2、背誦課文的第3自然段。

 思品: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

 2、體會作者暢遊期間無比愉快的心情。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圍繞索溪峪的“野”寫了幾方面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壹、破題導入:

 1、“野”(1)引導由“野”擴詞(預測:野人野蠻太野原野田馬……)

 (2)字典中“野”的意思:

 野外;不受約束;不講理,粗俗……

 2、張家界、索溪峪簡介:

 (1)《迷人的張家界》略回顧。

 (2)索溪峪——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中的壹處景區,文中所介紹的十裏畫廊、黃龍洞亦為其中景點。

 二、品味感知

 1、初讀課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讀課文,註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指名分段讀課文,初讀反饋。

 (3)抓題眼,引入研讀。

 2、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

 (1)讀了課文,索溪峪給妳總的印象是什麽?(野)課文通過哪幾方面的描述來寫出索溪峪的“野”?(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山上的野物當然更是“野”性十足、連遊人也漸漸變得“野”起來。)

 (2)選擇其中壹個部分,分組研讀,交流討論,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遊人的“野”的?

 三、整體感知

 1、說起索溪峪的山野,老師給大家出示這幾個詞語,妳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投影出示)“驚險”、“磅礴”、“隨心所欲”、“不拘壹格”

 學生反饋。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出示給大家的第二小節部分內容,感受作者是怎樣來描寫索溪峪山的驚險,山的磅礴,山的隨心所欲、不拘壹格的?找到了,讀給小組同學聽。讀得好,呆會兒讀給全班同學聽。

 3、反饋

 A、驚險:

 (1)學生反饋。

 (2)指導朗讀。

 拔地而起懸空搖搖晃晃

 (為什麽仰頭掉帽,望石驚心?因為巨石半邊懸空,在山風中搖搖晃晃。按照妳讀的“搖搖晃晃”,巨石不早就掉下來了?該怎樣讀?)備註

 壹線天(那可是壹條細小的夾縫喲!)

 百丈峽(出示圖片,約幾百米深的山谷,壹眼看不見底呀!)

 (3)看,那懸在半空的巨石,深不可測的山谷,怎能不使人膽顫心驚?(圖片出示)

 (4)這種美,真是壹種驚險的美!(集體朗讀)

 B、磅礴

 (1)學生朗讀。

 (2)老師指導。

 ①同學們,大家看這幅圖,妳能用壹個詞語來形容它嗎?(投影圖片)②“拔地而起”“壹柱獨峙”(妳能想到這個詞語可不簡單。)妳不覺得

 它太孤獨了嗎?

 ③“壹峰獨秀”,說的可真好!壹起來讀。

 ④索溪峪的山可不是壹峰獨秀,也不是三五峰呼應,而是千峰萬仞、綿亙蜿蜒,妳讀出磅礴的氣勢了嗎?再來壹遍。

 ⑤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十裏畫廊”“西海峰林”的美麗景色。(投影圖片)

 ⑥試想,當妳站在山頭,群山逶迤,盡收眼底,怎能不令人浩氣長舒?(3)引讀這壹段話

 C、隨心所欲、不拘壹格:

 (1)學生反饋:讀找到的句子。

 (2)同學們,這壹部分作者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索溪峪的山描寫得如此靈動,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不是嗎?(邊指導朗讀,邊示圖)

 ①直插雲天的,戲弄著天上的白雲;

 ②矗立於索溪旁邊的則幹脆為自己梳妝打扮,面對索溪舞弄自己的倩影來了;

 ③更有旁逸斜出的

 ④抱夥成團

 ⑤相對相依

 ⑥亭亭玉立

 ⑦過渡:多麽富有生活的情趣呀!相信各位同學壹定會用自己的朗讀來為大家展示這樣壹幅美好的畫卷。

 (3)集體朗讀這壹部分。

 4、同學們,妳是否已置身於青峰如林、綠樹似海的索溪峪中。那滿目的碧色,那滿耳的蟬聲,那習習的涼風……我想,任憑怎樣高明的畫家也畫不出索溪峪這樣的豐姿神采。可我相信同學們定能用自己的朗讀來為大家展現這如畫的風景。

 5、齊讀第二小節節選部分內容。

 6、啊,此刻,我的心,像喝了醇濃的佳釀似的,有些醺醺欲醉了。怎麽能不陶醉呢?這樣優美的風光,這樣罕見的景色。同學們,這麽好的語段我們哪能錯過?作好背誦的準備了嗎?

 7、壹起背誦這壹部分內容。

 8、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細膩的筆法向我們展現了索溪峪山的驚險與磅礴,它的隨心所欲與不拘壹格,使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它天然的美,野性的美。

 9、與索溪峪相比,在作者眼中:桂林的山太秀了(學生讀,賀敬之在《桂林山水歌》中寫到“雲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再讀壹遍。)

 廬山太俊了(學生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該有多俊呀!再讀壹遍。)泰山太尊了,黃山太貴了。

 10、壹句話,“它們都已經家化了”。由此看出,索溪峪的山與它們相比,野就野在?

 學生反饋:天然,沒有人工的雕琢。(對,妳讀書可真仔細呀!)四、拓展學習課外閱讀部分。

 1、同學們,索溪峪那雄偉壯闊的氣魄,清新秀麗的神韻,令人陶醉。這種氣質,也展現在“十裏畫廊”的藍天碧水之間,青峰綠樹之上。人走在這畫廊中,看著那兩邊的景色,真有置身於畫中之感。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了峻青筆下的《十裏畫廊》以及其他作家所寫的《桂林的山》、《雨中登泰山》等文章的片段。

 2、請各小組選擇其中壹個片段進行閱讀,而後推薦讀得最好的同學全班交流,讓大家盡情領略祖國不同的山色風光。

 3、小組內進行交流朗讀。

 4、反饋:全班交流朗讀。

 (1)《十裏畫廊》:山峰的眾多,山峰的奇特,山峰的蒼翠,山峰的秀麗,是索溪峪壹帶風光的最顯著特色之壹。這十裏畫廊,可以說是比較集中地把這些特色表現出來了。

 (2)《桂林的山獨秀峰》:如婀娜多姿的少女,秀美平和又不失險峻。秀而不俗,險而不驚。

 (3)《雨中登泰山》:壹塊塊巨石,形態各異;高陡俊俏,正所謂“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五、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壹起去探尋了祖國各地的名山大川,桂林的山險峻而秀美,東嶽泰山巍峨而尊貴,而索溪峪的山更是以幾千座山峰,像樹林似的,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形成了壹片蒼蒼茫茫浩瀚遼闊的峰海,絲毫不失它的野性。從寫作角度來說,我們也為作者豐富的詞匯、奇特的想象、細膩的筆法而折服。我希望大家能利用假期多到自然山水間走走,用山野的博大來壯闊自己的胸襟,用溪流的澄澈來洗靜內心的郁悶,回歸自然,感受自然吧!

 課時二

 壹、回憶導入

 1、師:作者怎樣把索溪峪的山的野性美寫具體的?同學們可以回憶我們學過的寫山的文章,進行對比,這也是學習的壹種方法。

 學生自由說。

 2、小結:老師把《桂林山水》和《索溪峪的“野”》中描寫山的段落都摘錄下來,請同學們讀壹讀,比壹比,想想課文寫了索溪峪山的什麽特點,是怎樣具體寫的?(用排比的方法,從“驚險”、“磅礴”、“隨心所欲”不同的角度具體寫山的野性美。/用對比的方法寫出山的與眾不同的野性美。(用先總的寫特點,再分開具體寫的方法。)

 3、同學們能夠借助已經學到的知識來幫助自己學習新的課文,很好。作者在描寫山的時候,確實采用了抓住事物主要特點,先概括敘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二、感受文中表達的索溪峪的野性的美,懂得作者是怎樣把索溪峪的美寫具體的。

 1、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水、動物的野性美呢?

 A、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比壹比,想壹想,描寫水、動物的野性美與描寫山的野性美在表達上有什麽相同之處,有什麽不同之處。(相同之處:采用了抓住事物主要特點,先概括敘述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不同之處:寫水的時候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水淘氣的野性美;寫動物的時候用了舉例子的方法;寫人的時候抓住人的動作……)

 引導質疑:為什麽要寫路呢?(為了襯托出水的野性美。)

 文章哪個地方與寫路壹樣,有異曲同工之妙?

 師:原來,課文寫“人”的野,是為了襯托出索溪峪的野。看來,山、水、野物的描寫是直接體現了索溪峪野性美的特點,寫人變野了是從側面烘托索溪峪的野性美。(將問號擦去。)

 B、作者的語言真實再現了索溪峪驚人的美,把它的美展示得淋漓盡致,把妳覺得寫得好的地方多讀壹瀆,體會這樣寫好在哪裏。老師建議妳們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幫助學習:圈畫妙詞佳句,細細朗讀,品品味語言美;多讀幾遍,將體會、感受寫成批註標在語句的旁邊……(學生自己學習,老師巡視點撥。)

 C、同學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體會在學習小組內和同學們交流。交流的時候,希望大家能互相傾聽,取長補短。

 請每個小組推薦壹個同學來發表自己的見解,好嗎?說的時候,先要有感情地把喜歡的句子讀壹讀,再說出妳喜歡的原因。

 D、同學們各抒己見,說得很好。如此美麗的索溪峪,作者對它懷著怎樣的感情?(朗讀最後壹個自然段。)

 三、拓展練習。

 1、是的,索溪峪真美呀!作者可以寫文章來贊美它。妳覺得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贊美它?(詩歌、散文、繪畫、攝影展……)

 2、是的,我們可以寫詩來謳歌它,我們還可以寫樂曲歌詠它……我們可以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索溪峪的喜愛與贊美!

 請同學們欣賞壹支歌《神奇的九寨》。

 妳願意給它換個題目,填上詞,贊美索溪峪嗎?

 3、師總結。

 總結:索溪峪的“野”蕩滌了人的心懷,大家所改寫的歌曲震撼了妳們父母的胸懷。願美麗永遠與我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