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恒(前202年—公元前157年),西漢第三代皇帝。劉邦第四子。漢朝歷史上最傑出的守成之君。
漢高祖十壹年春,平定了代地,被封為了代王。王城在中都,今陜西省平遙縣。劉恒即代王在位十七年的時候,呂後去世。呂後母族呂產等人欲作亂奪取劉氏政權。被群臣誅殺。劉恒就在這場政變平息之後,順應天意即位為帝了。史稱孝文帝,廟號太宗。漢文帝即位之後,施仁政、發展農業,親政愛民。漢文帝和之後的漢景帝統治時期被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重視農耕。《孝文帝本紀》中有記載:農業是國家的根本,事情莫大於此,現在勤勞耕種的人,反而抽田租田稅。農居本,商賈居末,這樣收租,是本末不分。對於勸獎農耕的方法尚未完備,應廢除田的租稅。正是這樣的措施,使得很多荒廢的土地有人耕種,解決了糧食生產問題,進壹步發展了經濟。
漢文帝施仁政,克己守法不幹涉司法。文帝廢除連坐、肉刑等法律。
文帝重邊防。在代王期間勤政愛民保護代國邊境免匈奴侵犯十七年。即位之後的文帝多次派兵攻打匈奴。文帝善於不戰而屈人之兵。通過和親政策以及防禦為主,進攻為輔的方針,減少了戰爭的發生。
漢文帝節儉敦樸,大孝天下惠蒼生。劉恒登基第壹道聖旨是“大赦天下”第二道聖旨“定振窮、養老”、“令四方毋來獻”。這道聖旨表達了劉恒愛護百姓、體恤民情、關心老人的意願,“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賜米壹石,肉二十斤,酒五鬥;九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賜帛二匹,絮三斤。劉恒此舉獲得了百姓愛戴。漢文帝孝心名天下,“漢文帝親嘗湯藥”講得就是他親自試嘗湯藥侍奉生病的母親的故事,這個故事被寫進了《二十四孝》中,千古流傳。
延伸資料:
2021年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線上會議,公布了西漢帝項目最新考古成果:陜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為西漢孝文帝劉恒的霸陵。霸淩目前發掘出土的文物,其中陶器眾多,沒有金銀器,這與史載漢文帝遺照中所說的:“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