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林沖的結局是:征方臘後病逝於杭州六和寺。
林沖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豹子頭,東京人氏,原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養子高衙內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終被逼上梁山落草。
後火並王倫,尊晁蓋為梁山寨主。他參與了梁山壹系列的戰役,為山寨的壯大立下汗馬功勞。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六位,上應天雄星,位列馬軍五虎將,把守正西旱寨。
抗擊來圍剿梁山軍的官軍、侵略北宋的遼國和剿滅國內造反的田虎、王慶、方臘勢力時屢立戰功。征方臘後病逝於杭州六和寺,追封忠武郎。
擴展資料:
林沖的故事:
林沖是壹個由統治階級中分化出來的人物。他原是壹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在他身上有著鮮明的統治階級的思想烙印。最主要的性格就是:逆來順受,忍辱負重。
他雖然沒有楊誌那樣壹心向上爬,想飛黃騰達的野心,卻壹心想保持住那種富貴安逸的幸福生活。可是人物壹出場,作者將他置於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中來展示他的思想性格。
壹個美好的家庭,卻偏有人要來破壞。他跟妻子壹起到嶽廟燒香,就在他站在墻外觀看魯智深使禪杖看得出神,並為之喝彩的壹當兒,妻子就被高衙內調戲了。
作為壹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調戲,這簡直是奇恥大辱,是絕對不能忍受的。所以林沖非常氣憤地去了。“當時林沖扳將過來,扳著他的肩胛。
卻認得是本官高衙內,先自手軟了。”“先自手軟了”這五個字不單純是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簡直壹下子挖掘到了人的內心世界。林沖怒目而視,但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
他忍下了這口氣,白白地讓高衙內走掉了。他考慮到“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壹次。”
表現了林沖性格中隱忍退讓和委曲求全的忍耐壹面。而魯智深就不買賬,他有壹段話是響當當的,跟林沖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說:“妳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鳥!
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禪杖了去。”壹個是忍辱怕事,壹個是疾惡如仇;壹個是自己受侮辱、受壓迫不敢反抗,壹個是看見自己的朋友受壓迫,就不能忍受。
這兩個人的性格是何等鮮明的對照!接下來作者寫林沖想茍安,忍。但他想茍安也不能茍安,想忍也忍不下去。在妻子被調戲後,高衙內並沒有就此罷手。
先是收買了陸謙,讓陸謙把林沖的妻子騙到他家的樓上,妄圖加以汙辱。林沖聞訊趕到,救了妻子,知道妻子不曾被汙,也不追究,只是氣憤得把陸謙的家打得粉碎。
“拿了壹把解腕尖刀,徑直奔到樊樓前去尋陸虞侯”。林沖已經開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範圍有限。他拿起這個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內,而是去找陸謙。
說明他還是壓抑著自己不去惹高衙內。他幾天見不著陸謙,見了自己心結義的兄弟魯智深,這麽大的事也不曾向他提起,天天跟他壹起喝酒。
便“把這見事都放慢了”、“不記心了”。這樣的奇恥大辱,這樣壹而再不放松對他的欺淩,他竟然能夠“放慢”,淡忘,確實能忍。
高衙內在高俅的支持下設下圈套,誘林沖誤入白虎堂,把他發配滄州,活生生地將他逼得家破妻離。然而這時候的林沖還是能忍。
他臨走之前寫了壹封休書,對丈人說:“配去滄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穩,誠恐高衙內威逼這頭親事。
明白立紙休書,任從改嫁,並無爭執。”這紙休書既表現了林沖的善良、忠厚,又表現了他的幼稚,更表現了他的忍辱負重。
百度百科-林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