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貫徹黨中央司法改革部署,堅持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壹仗接著壹仗打,壹個難題接著壹個難題攻克,讓公平正義成為新時代人民司法的鮮亮底色。2021年,全國法官人均辦案238件,壹審服判息訴率88.7%,二審後達到98%,長期未結訴訟案件同比減少16.3%,在案件壓力增大情況下,審判質效指標持續穩中向好,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責任體系建設,推動健全制約有效、監督到位、權責統壹的新型審判權力運行機制。細化“四類案件”監督管理,確保院庭長監督不缺位、不越位、可追溯。出臺法官懲戒工作程序規定,紮緊違法審判責任追究的制度閉環。推進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試點。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統壹法律適用工作領導小組,發揮審判委員會、專業法官會議、司法解釋、案例指導統壹裁判尺度作用,推行類案檢索、量刑規範化,運用司法大數據輔助辦案,加強對各高級法院審判業務文件審查,規範法官裁量權。完善統壹法律適用機制,補齊短板,努力解決裁判尺度不統壹問題,堅持不懈防止公平正義因地區、城鄉、行業和身份不同而出現差異、打折扣。
提高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完成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落實證人、鑒定人、偵查人員出庭作證,以庭審程序公正保障裁判實體公正。依法準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改革和建設,更好實現就地解決糾紛、方便群眾訴訟、維護司法公正。
加強智慧法院建設。面對疫情,智慧法院大顯身手,全國法院在線立案1143.9萬件,在線開庭127.5萬場。司法區塊鏈上鏈存證17.1億條,電子證據、電子送達存驗證防篡改效果明顯。形成經濟社會運行大數據報告220份,“數助決策”服務社會治理。知識服務平臺涵蓋類案推送、信用評價、庭審巡查等業務場景,為全國法院提供智能服務1.4億次。智慧法院創新成果在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全方位展示,加強智慧法院建設進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科技賦能司法展現廣闊前景。
完善互聯網司法模式。北京、杭州、廣州互聯網法院運用先發優勢,推動技術創新、規則確立、網絡治理向前邁進。浙江法院推進“全域數字法院”,福建法院融入“數字福建”,重慶法院探索“全渝數智法院”,司法緊跟數字時代步伐。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積極提供輔助引導或線下服務,幫助跨越“數字鴻溝”。在全球率先出臺法院在線訴訟、在線調解、在線運行三大規則,以人民為中心的互聯網司法規則體系逐步建立。我國互聯網司法從技術領先邁向規則引領,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司法保障,為世界互聯網法治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二、自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自覺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要求貫徹到法院工作各領域各環節,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傾聽人民心聲,接受人民監督,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
自覺接受人民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接受人大監督,就是接受人民監督。自覺接受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嚴格執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決議決定,依法報告工作。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知識產權審判工作,落實審議意見和全國人大監察司法委專題調研報告意見,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匯報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修改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為保護當事人訴訟權利、公正高效審理民事案件提供法律保障。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自覺進行民主協商,接受民主監督,參加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商提高涉外執法司法質效和保護未成年人權益。通過召開座談會、聯合開展重點課題調研、***同舉辦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峰會等形式,就司法政策進行民主協商,真心誠意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建議,努力改進工作。辦好代表建議、政協提案是接受監督的重要方式,把456件代表建議、399件日常建議和153件政協提案飽含的民聲民意,積極轉化為公正司法的具體措施。比如,就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建議,發布司法政策和典型案例,與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建行政司法協同機制。就加強食品安全司法保護的建議,完善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探索建立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邀請代表委員旁聽庭審、見證執行、視察法院,讓司法活動始終置於人民監督之下。6960名各級代表委員、特約監督員、律師在執行案款集中發放日受邀見證。公開是最好的監督,裁判文書網累計公開文書1.3億份,網上觀看庭審直播累計超過456億人次。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認真聽取特約監督員、特邀咨詢員和專家學者意見建議,善於從意見建議中準確把握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回應社會關切熱點,會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發布“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與輿論形成良性互動,***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保障人民參與司法。暢通人民參與司法決策的渠道,努力讓司法解釋、司法政策都充分體現民意。通過組織座談、走訪調研等形式,聽取代表委員特別是企業界代表委員、特約監督員意見,了解疫情下“企業想要什麽”、“司法能做什麽”,有針對性地出臺司法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20條。邀請代表列席審委會發表意見,***同研究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就“同命同價”、網絡消費、在線訴訟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5件司法解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收到4138條意見建議。人民陪審員制度是人民參與司法的最直接形式。貫徹實施人民陪審員法,擴大參審範圍,落實隨機抽取。全國***有33.2萬名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237.3萬件,其中參與組成七人合議庭審結群眾廣泛關註、社會影響重大的案件6670件,充分發揮人民參與司法的重要作用。
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緊緊依靠人民支持推進司法改革、破解工作難題。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完善刑事和民事訴訟制度,修訂人民法院組織法、法官法,就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等重大改革及設立專門法院作出決定,有力支持司法體制改革。31個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決議或出臺文件,支持法院推進解決執行難。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支持人民法庭促進基層社會治理。代表委員寓支持於監督之中,積極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有的直接參與法院化解矛盾糾紛。在掃黑除惡、攻堅執行難、壹站式建設等壹場場硬仗中,代表委員大力支持,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展現蓬勃生機。
貫徹監察法和監察法實施條例,支持配合監察機關依法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自覺接受監察機關對法院工作人員監督。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依法接受檢察機關訴訟監督,認真審理抗訴案件,健全檢察長列席審委會制度,***同維護司法公正。
三、著力建設忠誠幹凈擔當的法院鐵軍
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法院隊伍教育整頓,法院隊伍得到前所未有的淬煉,思想作風發生深刻變化,精神面貌煥然壹新。
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輪訓幹警80萬人次,把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新進機關青年幹部“第壹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壹”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黨史學習培訓全員覆蓋,引導幹警築牢政治忠誠,從黨的百年奮鬥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正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舉辦慶祝中國***產黨成立100周年人民審判成就展,推出《紅色法庭百年誌》紀錄片,賡續人民司法紅色血脈。推出15項司法為民實事清單,組織200余項辦實事活動,用為民辦實事的實際成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
著力提升司法能力。完善法官入額、遴選、考核、退額等制度,擇優選能。開展全國基層法官大輪訓。加強知識產權、涉外等專業化審判人才建設。完善法官法新舊銜接政策,支持西部和邊疆民族地區法院隊伍建設。培養雙語法官2373人。設立最高人民法院青年法官(雄安新區)實踐基地,加強援藏援疆援青幹部選派,讓青年幹警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引導廣大幹警改進司法作風,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落實“三嚴三實”要求,全國四級法院院長、班子成員分別到6028個鄉鎮人民法庭駐庭調研,撲下身子,沈下心來,與法庭幹警同吃同住同工作,拜群眾為師,面對面聽民聲,心貼心解民憂。
深入開展法院隊伍教育整頓。堅持刀刃向內,清除沈屙積弊,全國法院59萬名幹警接受革命性鍛造,實現刮骨療毒、激濁揚清、鑄魂揚威。堅持問題導向,不護短、不遮醜、不諱疾忌醫,壹體推進頑疾整治和建章立制。堅決整治年底不立案,嚴禁拖延立案、限制立案、以調代立、增設門檻,全國法院去年12月收案同比增長104.2%,群眾反映長期存在的年底不立案得到有效整治。全面排查1990年以來“減假暫”案件1334.5萬件,對有問題或瑕疵的5.9萬件督促逐壹整改,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出臺減刑假釋案件實質化審理意見,決不允許“紙面服刑”、“提錢出獄”破壞公平正義。狠抓“三個規定”落實,各級法院全部突破“零報告”,11.2萬人次記錄報告信息12.8萬條,有幹預就報告、有過問就上報形成習慣。出臺近親屬禁業清單、規範離任人員從業等規定,堅決斬斷利益輸送鏈條。以零容忍態度清除害群之馬,最高人民法院查處本院違紀違法幹警21人,各級法院查處利用審判執行權違紀違法幹警3066人,其中追究刑事責任509人。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深刻汲取孟祥等反面典型教訓,開展警示教育,壹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學習英模、弘揚正氣,全國法院湧現出壹大批新時代好法官好幹部,694個集體、596名個人受到中央有關部門表彰。滕啟剛等24名法官犧牲在工作崗位上,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法治事業的無限熱愛。廣大幹警深入學習周春梅法官用生命捍衛司法公正的崇高精神,努力踐行“壹心為民、知恩報黨”,“做人清清白白,裁判坦坦蕩蕩”,“說實話、辦實事,脊梁不彎、正義不低頭”。
各位代表,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發展進步,最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人民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績,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領域的生動實踐,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國務院大力支持,全國政協民主監督,國家監察委員會監督,最高人民檢察院監督制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民主監督支持,地方各級黨政機關、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關心支持幫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清醒看到,人民法院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壹是精準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司法能力不足,對司法實踐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不夠,有的案件審判質量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基層司法能力仍需加快提升。二是司法改革還存在不到位問題,系統集成不夠,司法管理存在短板,綜合配套舉措落實存在差距。三是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問題時有發生,既有存量、還有增量,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任重道遠。四是專業化人才尤其是涉外法治人才短缺問題比較突出,壹些法院案多人少、招人難、留人難等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將在黨的領導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