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清明隨想

清明隨想

清明。

看了周沖紀念爺爺奶奶聲情並茂的文章。

也想起了,我很久很久都沒想念的奶奶。

奶奶其實是父親的奶奶,是我的太奶奶,從我記憶開始都是跟著她身邊,壹直都是奶奶奶奶地叫著,長大後改不了口。

我記憶中最溫暖的畫面皆來自於她。盡管她比我大整整72歲。

她是小腳女人,從小就裏過腳,她滿頭白發,慈祥的臉,笑瞇瞇地給予我生命最初細膩的真切的愛。從小到大,我都是跟她睡壹張床。直到上初中,離開了家才開始離開她。

想起我的小時候經常咳嗽,都上小學壹年級了,每次壹咳嗽厲害躺在她懷裏,就找他的奶頭吸的。果然,就不會咳了。

想起她總是叫我芳,芳,她做飯極好吃。每次生病總是單獨給我做好吃的,甚至在壹次尿褲子時,我還穿著她晚清時代的沒有褲腰的褲子去上學,因為那種褲子都是在肚子上系壹根細帶,再把寬寬松松的褲頭壹卷。課間在操場活動我的褲子掉了下來。

想起她看我連夜趕作業,心疼不已,說囡啊早點睡吧,明早上我喊妳起來再做。然後壹起來已經到了上學時間,愛面子的我以好學生自居的我頓時哭天搶地。最後還企圖以騙老師說肚子疼蒙混過關。哪知又被火眼金睛的老師識破,被痛批壹頓。朝她狂發壹頓火。

再後來,我離開學校也離開了她,我要出門打工,養活自己補貼家用,每次我說,奶奶我要出門了,她就躲起來不見我,不跟我道別,她說舍不得我走,叫我不要跟她說了。

我知道,每次我出門,她都偷偷地躲壹個人哭了。

那時候我以為她只是年紀大了,她害怕壹個人,沒有人陪她睡覺,沒有人陪她聊天,其實她是害怕沒有人愛她呀。

她的壹生命運多舛。

我記得她跟我說過,她14歲就和太爺爺結婚了。婚後曾經生下壹個健康活潑的男孩子,帶到八歲的時候,因病夭折。從此再也懷不上。

母子生離死別,應該是痛徹心扉的吧。

無奈之下收養了壹個同村三歲小女孩當女兒,對她百般疼愛,也就是我親生的奶奶,希望可以續家裏的香火。可親奶奶死也不同意養母招上門的女婿,早跟村裏的人俊俏後生私奔。

養女的叛變讓她又怒又恨。焚香祭拜詛咒付諸心血養大的養女。養女這種生離,我想在那個年代對壹個不會生育的,女人來說,也是壹種很深的絕望吧。

壹年後尚?有良心的養女把愛情結晶。第壹胎的兒子,也就是我的父親,送到她的懷裏。

“媽媽只女兒不孝,我生下來第壹個孩子,不管男孩女孩,我壹定是還給妳的。”

看著繈褓中的孩子,奶奶的母愛又壹次開始泛濫成災。於是在她近50多歲時,又開始了養孩子的生涯。同時也原諒了養女。

從此她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的父親。在她58歲的時候,太爺爺也離開了他們。

從此,奶奶成了壹個單身的喪偶的小腳女人。

壹個老太太拉扯了壹個小男孩,艱難度日,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窘迫可想而知。可我曾經問過父親小時候的歲月狀況,貧下中農的他說以前挺好的,因為奶奶給了他特別特別多的愛。

後來我的父親結婚了,奶奶和媽媽八字不合。從此奶奶真正開始壹個人另起爐竈的生活。

直接我出生後,奶奶又把對爸爸的愛全部轉移到了我的身上。我從小跟著她。我感覺爸爸媽媽弟弟壹個家,我和奶奶壹個家。

我跟著她到山上去拔草餵兔子。我跟著她村裏村外。她把所有好吃的東西都留給我,喜歡去哪裏都把我帶在她身邊。我小時候性格倔,經常和媽媽鬧矛盾。

不過,我很幸運有奶奶,奶奶就是我的港灣,她承載著我的委屈,我的煩惱,我的無助……

今年我已經40歲。驀然回首已過,大半生。忽然之間才從女人的角度想起我的奶奶,從我壹出生她就是自己壹個人。壹個人吃飯,壹個人勞動,壹個人生活。

生命的最後兩年,她已經老年癡呆了,除了父親他誰也不記得了。我和父親在杭州討生活,我們花了點錢委托鄰居照顧她。

她再也不是以前那個精致清爽愛幹凈的老太太了。村裏的人會逗著她玩,清醒的時候她會跟我父親說:妳不在家我人都沒有威風了,誰都要來耍我。

只是除了偶爾的清醒,更多都是處於癡呆的狀態。墻角蜷縮著曬太陽。

直到以93高齡過世。也許是生病很久年事已高的緣故,我很平靜地接受了她的離開。送她最後壹程時,沒有太多不舍,有沒有流太多的淚水。

原來,在她人生後半場,四五十年漫長人生的歲月中,都是她壹個人在孤單過日子。

人之壹世,最終都是孤獨終老。父母子女友人終究會離我們越走越遠,人終其壹生都得學會與自己相處。

最終剩下的,也只有自己。

學會與自己友好相處,當生命走到盡頭人到暮年,身邊只是壹個人。

也只有壹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