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鄞的意思和含義

鄞的意思和含義

鄞,漢語二級字,讀作鄞(yín),本義指邊際、界限,引申義是形體、軀體。鄞也指古代地名 ,即今浙江省寧波市。該文字在《廣韻》和《邑部》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解釋:

鄞州(Yínzhōu),地名,在浙江;姓。

詳細解釋:

古地名 。春秋時屬越,即今浙江省鄞縣;通“垠”。如:鄞鄂(同“垠堮”。邊際;界限。引申指形體,軀體)“鄞”是由遠古各冒(即黃土)部落圖騰演變成的壹個字,它的意義遠非壹個字可以概括,它是壹方文化的標誌,甚至是中華文化的壹個標識。

鄞字釋義之謎:

據查,“鄞”字最早出現的文獻典籍是大約春秋時著的史書《國語·越語上》,距今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有“句踐之地,南至於句無(今諸暨壹帶),北至於禦兒(今嘉興壹帶),東至於鄞,西至於姑蔑(今太湖壹帶)。”“東鄞”之地,春秋時屬古越,在會稽之東。

“鄞”作為壹個形聲組合而成的地名,它的產生在“鄞”這個縣名出現之前,所以“鄞”字本義和初始引申義的發生和演繹地,應當在中原。《說文解字》堇部曰:“堇,黏土地。”所以黃土為堇,是本義,許慎訓為粘土,便是引申義。

沙孟海曾在《鄞字說》中引用這個觀點,無疑十分恰當而準確。因此“堇”字的本義可直譯作“黃土地”;“鄞”字是“堇+邑”,則會意而可以解釋為“人群聚居的黃土地”。

至於以“堇”字為古鄞縣名的本義,用以代稱之說,則值得斟酌。“堇”有多個讀音,幾種釋義,除作“黃土”解外,名詞作草名、菜名、顏色名,假借作“僅”、“槿”、“土堇”,其他還有解釋為“塗”、“時”、“誠”等的。

《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等語言工具書中,“堇”與“鄞”截然不同。《說文解字》邑部曰:“鄞,會稽縣,從邑,堇聲”,段玉裁註:“鄞,其字初作堇,後乃加邑。”

段註只說明形聲的“鄞”字是由會意的“堇”字演變過來,當時中原地區的人們創造的,後來用以命名鄞地的這個“鄞”字,是從“堇”字發展而成的。但“堇”是否就可以等同於縣名“鄞”呢,是否就可以直接把“鄞地、鄞山、鄞水”寫作“堇地、堇山、堇水”呢,本義為“人群聚居的黃土地”的“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