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立冬民諺詩詞

立冬民諺詩詞

立冬民諺詩詞如下:

1、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宋·釋文_《立冬日野外行吟》

2、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宋·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雲大都是時亦無》

3、忽見桃花出小紅,因驚十月起溫風。歲功不得歸顓頊,冬令何堪付祝融。未有星辰能好雨,轉添雲氣漫成虹。蝦蟆蛺蝶偏如意,旦夕蜚鳴白露叢。——明·劉基《立冬日作》

4、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李白《立冬》

含義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起始。鬥柄指向西北,太陽黃經達225°,於每年公歷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幹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過渡。

季節劃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節氣法”與“氣溫法”。中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冬”作為冬季起始;“節氣法”劃分的冬季,表示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氣溫法”劃分季節以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穩定降到10℃以下為冬季起始;氣溫法劃分的冬季,表示天氣寒冷了。

氣溫法

近代學者張寶堃提出新的分季標準,以候平均氣溫(連續5天氣溫的平均)穩定降到10℃以下為冬季的開始,穩定升到22℃以上作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溫度在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

按氣溫法劃分的四季,以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下降至10℃以下為冬季的開始,至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上升到10℃以上時冬季結束。氣溫法劃分的冬季,意味著氣溫已穩定下降到10℃以下,表示天氣寒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