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又稱“鐵娘子”,是職場上的女性成功典型,也是商界的風雲人物。榮獲“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華人女企業家”、“全球商界女強人50強”、“全球100位最佳CEO”,2013年又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
董明珠是業界的銷售女神,是優秀的企業領導者,是比男人還能幹的女人。她從無到有,屬於地道的白手起家。我覺得:沒有董明珠就沒有今天的格力。下面,我就個人見解,談下傳奇人物董明珠的性格特征:
1、堅韌、執著、不服輸
董明珠36歲進格力從基層銷售做起,用了11年的時間,成為格力電器總裁。36歲之前的她是很普通的,36歲之後用她的堅韌和執著創造了讓人無不佩服的職場傳奇。成功的人物總有勵誌的人生故事,聽說董明珠做基層銷售時,根本不懂得營銷為何物的。但是她用自己特有的堅毅和死纏爛打的精神,竟然40天內追討回了前夫42萬元債款,讓當時的總經理朱江洪瞬間刮目相看。當然這個故事也成為了營銷界茶余飯後的經典勵誌案例。
我認為,壹個人的成功往往是有跡可循的,董明珠也不例外。年輕的時候聽說她每天只給自己留下可憐的 5個小時休息時間,現在的董明珠好像睡眠打個盹也不忘去思考工作。試想我們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像她這樣嘔心瀝血的去對待自己的工作呢?所以說壹份努力真的是壹份收獲,這世上沒有隨隨便便的得到。人前多耀眼,人後多努力!臺前多風光,臺後多辛苦!
2、霸氣管理:說壹不二
拖欠貨款是很多傳統行業存在的現實,這個惡習讓很多的經營者頭疼不已,甚至是絞盡腦汁的去思考對應的政策。不信邪不服輸的董明珠,壹年內就用她的鐵腕解決了這個難題。她的做法很簡單而又霸道:凡拖欠貨款的經銷商壹律停止發貨!補足款後先交錢再提貨!為此不斷有人怨聲載道直接告狀到老總朱江洪那裏,甚至有人威脅說“有她沒我!”董明珠知道後霸氣回應:“那就有我沒他!”。就是在如此力排眾議之下,董明珠的堅持成功了。她在承諾上說到做到,辦事讓人放心,讓反對的人閉嘴,讓不服的人服氣!
聽說格力公司有壹個用人政策,就是走出來的員工,公司直接列入黑名單,永不錄用!這在商界無疑是驚人之舉的管理模式,偏偏董明珠大膽執行了。在外界諸多的議論聲中,她與格力已經走過了27個年頭。有人說:她走過的地方,寸草不生!工作方面,她霸道強悍,六親不認!
3、思維:強大=公平
在董明珠的世界裏,強大勝於壹切,她認為只有足夠的強大,才能獲得所謂的公平。這個社會弱小沒飯吃或者吃不飽,所以強者可以擁有公平,強者可以更有效的伸張正義。對於“我是強大的!”,這點董明珠比常人尤其的渴望。這類性格的強者通常不喜歡認錯的,不喜歡低頭去求人。同時因為自己的強大,習慣做環境的掌控者,習慣把所有事控制在自己手裏,會牢牢緊握話語權和支配權。
4、火爆脾氣太突出
聽說她發起瘋來手機都敢從座位上扔下去,她打賭的錢都按億算起。她工作的時候可以毫不留情的責罵下屬,最出名的壹次是直接在魯豫的直播途中怒罵了自己的員工,絲毫不曾顧忌當時的場合。從節目官方微博曝光的劇照,看到了她當眾發火的彪悍壹面,引得網友調侃差點又摔了手機。她的憤怒隨時都能爆發,因為她的內心並沒有想控制自己情緒的意願,她認為自己做的沒問題,她也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後悔。比如員工不誠信,董明珠不僅大發脾氣,並且還會對這樣的員工處以嚴肅的懲罰。
5、有格局的人生價值觀
董明珠認為,壹個人最重要的是把人生價值定位追求在哪裏?是為錢奮鬥?還是為別人帶來幸福?這是壹個價值取向問題。她不僅做事幹練還語句犀利,說的很多話都在社會中廣為傳播。下面奉上部分董小姐的經典語錄,給大家欣賞下:
這些勵誌名言文字中不難看出董小姐的人生價值觀,聽起來甚是激勵啊。
6、保護與溫情
董明珠做人非常有擔當,原則上無所畏懼,特別保護員工方面,最經典的壹個案例“ 妳打我員工,我讓妳破產! ” 所以有人說她的性格有“鐵漢柔情”的壹面。報道說有壹次,壹名格力的底層員工在拿到供貨商的貨時發現有問題,於是要求退貨。而供貨商卻因此惱羞成怒,雇了人把這名員工給打了。員工的領導對此事也只是說了壹句:“妳以後晚上註意點。”董明珠知道後大怒,表示從此不再跟這家供應商合作,同時格力副總,也就是被打員工的直屬領導也被免職。
因為在董明珠的世界裏,她有兩種人--“我的人!和“我的敵人” !她對自己的世界有著強烈的地盤意識,並奮力保護自己的地盤。員工就是她的人,這名供貨商就是她的敵人,對員工她保護有加,對敵人毫不手軟。聽說董明珠給員工漲工資,給經銷商增福利,唯獨對不聽她話惹了她的人攻擊很厲害。這點我想跟隨她的人應該也很有安全感吧,最起碼不怕隨便被外人欺負,雖然心裏可能有點恐懼董明珠。
聊到這裏,大家應該看出來董明珠屬於威武霸道的領導型性格吧。如果在我們的生活中,遇到了董明珠這樣的強者,妳應該感到很幸運,因為對方就是上天派來賜予妳生活的能量的。
請感恩她的勇敢,因為有了她,我們的世界更有了奮鬥的力量。 可以學習對方積極進取的精神,可以學習對方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意誌力。但是我們也要從對方身上吸取壹定的教訓,學會適當的換位思考,學會善用溫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