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了解杜郎口教育模式?幫忙介紹壹下。
壹、學校概貌 杜郎口中學是山東邊遠鄉鎮初級中學,現有教職工105人,學生1260人,18個教學班。幾年來杜郎口中學迅速由教育教學雙差校,壹躍成為山東初中教育的“東方明珠”,成為初中教學改革的先進典型。現已接待省內外參觀人員35000人左右。 二、“三三六”教學模式 “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以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參與為特色,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老師僅用極少的時間進行“點撥”。他們把這種特色叫做“10+35”或者“0+45”(教師基本不講)。18個班的課堂形式多種多樣,甚至五花八門,“臺上”學生或表演、或辯論、或講解、或朗誦;“臺下”學生或蹲、或站、或坐、或跪聚精會神、津津有味。課堂的氣氛熱烈而不失和諧,杜郎口的課堂發言幾乎不用舉手,學生站起來就說,說完自己坐下另壹個接著說,但是由於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常常會遇到兩個人甚至幾個人同時站起來發言的時候,這時老師也不調解,學生同時說上壹句半句的,就會有人讓出來。這樣的課堂:沒有老師的呵斥,沒有老師的“諄諄教導”,這裏的課堂完全是學生的舞臺,老師“混”於學生中間,常常很難辨認。這裏的課堂完全是學生自覺的激情投入,他們愛課堂、愛知識、愛學習! 課堂自主學習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學習三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所謂立體式就是:將學習任務分配給每個同學、每個小組來完成,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體性;所謂大容量就是:以教材為基礎,通過各種課堂活動形式拓展、演繹、提升;所謂快節奏就是:緊扣學習目標和任務、通過周密安排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預習模塊主要任務是:明確學習目標並初步達成學習目標。學生根據自學後對文本的把握,通過師生***同討論,預設學習目標。然後,學生通過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形式初步達成預設的目標,並對自己找出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並在此基礎上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為展示課做準備。有了這樣充分的預習課,展示課上學生的優秀表現就不足為奇了。 展示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展示、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並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本階段的基本形式壹般為: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回顧預習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其課堂教學預習、展示反饋模塊都是占用正式課時的,有時是壹節課,有時是兩節,也可能是十幾分鐘,具體時間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而定,但這些環節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些模塊的教學組織形式都主要以小組活動和學生自學為主,都是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分組合作,即教師口述將本節學習任務平均分到小組內,壹般情況下每組只完成其中壹項即可;教師以試卷或紙條的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通過形式多種多樣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根據學習進程,不斷生成新問題和學習目標。 三、教改進程 1、讓學生“動”起來 當年杜郎口是遠近聞名的薄弱學校,縣裏已經將這所學校劃入了撤並學校的行列。面對混亂局面和被撤厄運,杜郎口中學決定從教改入手。校長天天拎著凳子聽課、與教師商討教改大計。校長認為學校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課堂上演的是教師獨角戲,教師口講、手板書,學生耳聽手錄,被動地學習,這是導致學生厭學、甚至輟學的重要原因。 1999年秋,為解決“學生不愛學、學不懂”的問題,杜郎口中學對教師上課、備課、業務學習等方面有了新的規定。上課要求:(1)課堂氣氛:A、微笑授課;B、學生積極主動、情緒高漲、勇於自我表現。(2)活動形式:形式多樣、情趣濃厚、寓教於樂;能體現學生動腦、動手、動耳、動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3)學生活動量:學生活動35分鐘以上(優),30分鐘以上(良),29分鐘以下(壹般);(3)教師基本功:A、板書條理,能把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歸納在黑板上,版面設計美觀科學;B、講普通話。備課要求:杜絕抄襲教學參考及現成的教案,主要把上課的措施顯現出來,體現學生為主體,活動的形式多樣,反映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業務理論學習要求:筆記每周壹篇,不準抄襲,要寫上課的心得體會、經驗總結,寫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許多教師對學校的新規定心存疑惑:我這麽苦口婆心地講,學生還學不好呢!要讓學生動起來,自己少講,恐怕更是“玩火”。但畢竟教師壹統課堂的局面被打破,教師開始能夠註意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壹些學科骨幹教師,在積極探索著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到2000年7月,在全縣23處初中的綜合評價中杜郎口中學已居全縣中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