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醫生 事跡材料 範文3篇合集
下面是整理的關於最美醫生事跡材料,供大家閱讀參考。
最美醫生事跡材料
顏建輝,現年41歲,中***黨員,碩士學位,內科學副教授,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自1998年本科畢業至今,壹直在湘南學院及附屬醫院從事臨床與臨床教學工作。他為人正直、誠懇,與同事相處真誠、熱心、好幫助人,對待病人耐心、細心,工作勤勞、嚴謹務實,17年以來他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鉆研,恪守職業道德,憑著熟練的技術,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質得到了領導、同行的贊譽、患者的認可和社會大眾的好評,優秀事跡多次登報報道。
勤奮好學,愛崗敬業
醫療工作是壹個專業性極強的行業,技術靠勤奮才能精湛。在臨床工作中,該同誌堅持學習,刻苦鉆研專業技術。嚴格要求自己,工作細致全面,竭盡全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患者戰勝病魔;在臨床教學工作中,他認真耐心,培養了壹代又壹代杏林學子,為社會輸送了許多優秀的臨床醫生。他經常參加省內外舉辦的`各種學術會議及新技術學習班,提高了專業理論知識、操作技術及業務水平,掌握了本學科的新進展、新知識、新技術。正是這種永不止步的精神,讓他在腦血管疾病、老年疑難綜合性疾病診治、腦血管介入及腦出血微創中頗有建樹,熟練掌握了腦血管疾病診治及介入、微創手術治療,年完成腦血管介入手術、腦出血微創手術200臺次以上,在我院開展多項腦血管新技術。因工作完成出色,深受大家好評,在社會學術團體中任職,如:中國中西醫結合腦心同治專家委員會委員,郴州市醫學會神經專業委員會委員,郴州市介入專業委員會委員。
鉆研科研,言傳身教
最美醫生事跡材料
宋艷梅,女,漢族,1973年7月出生,魚臺縣中醫院婦產科主任,主治醫師。2012-2013年連續二年被評為魚臺縣?三八紅旗手?,2011年獲魚臺縣五壹勞動獎章,2012年被評為濟寧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2013年被評為魚臺縣衛生系統先進個人。
用愛心守護母嬰平安?記魚臺縣中醫院婦產科主任宋艷梅
?哇?哇靜寂的產房裏,傳來響亮的啼哭聲! 5月2日淩晨2點35分,在魚臺縣中醫院婦產科手術室裏,壹個新生命又來到了這個世界。聽著這響亮的哭聲,她的心終於放下,每次產婦的壹次分娩,實際是對她心臟的壹次考驗。
從醫二十多年來,自己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對待患者不分家庭境況是富是貧、社會地位是高是低,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壹位。對待每壹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認認真真檢查、詳詳細細解說、兢兢業業施診。當遇到患者家屬不理解時,不厭其煩地耐心做好解釋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堅持每天下班前詳細查看每壹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來搶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時刻為病人著想,從檢查到治療,為患者精打細算,如果遇到遠道而來的患者,還會跟相關科室溝通聯系,盡量當天能做完檢查明確診斷,給予及時治療。
宋艷梅用愛的雙手托起初生的太陽。她心不離病人,身不離產房,以精湛的技術,高尚的醫德,人文的服務,迎接壹個又壹個小?寶寶?的健康誕生。
當婦產科醫生是她最大的願望1992年7月,19歲的宋艷梅畢業於泰安衛校。畢業後被分配到魚臺縣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工作,從此,宋艷梅與母嬰結下了不解之緣。此醫院地處鄉鎮,條件差,大部分農村人在當時經濟條件差,對生孩子這個事不像現在那麽重視,交通工具就是地排車,經常出現孩子生在地排車上的現象,大部分還都是發生在冬天,宋艷梅每次在這種情況下都會奉獻自己的衣物,確保大人小孩平安,以至於很多病人都像親戚壹樣聯系相信她。
不斷學習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作為壹名醫生,只有通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於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斷學習,苦練過硬的基本功,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療法,了解婦產科疾病發展的新動態,積累新經驗。為了給自己充電1995年報考了濟寧醫學院的夜大學習班,為了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術水平,於1997年又被派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壹年,學習期間她的勤奮、好學、勤勞、善良得到老師的好評。回來後,開展了剖宮產,子宮切除、宮外孕、卵巢囊腫等手術,打破了該院婦產科手術需轉院的歷史。
於2006年,因工作需要調入魚臺縣中醫院婦產科工作,2008年被任命為婦產科主任。婦產科以產科為主,看到孕婦們被宮縮痛折磨的死去活來,作為女人的自己,真的很心痛,很多人害怕痛選擇了剖宮產,於是她和麻醉師到上級學習無痛技術,於2008年率先在全縣開展了無痛分娩和無痛流產,為廣大育齡婦女們減少了多少痛苦。至今也是魚臺縣唯壹開展無痛分娩的醫院,得到了患者的歡迎,魚臺電視臺就無痛分娩專門進行了采訪。
她壹邊工作壹邊學習,2005年濟寧醫學院本科畢業,並獲得了學士學位,2012年又考入山東中醫藥大學在職研究生,現在讀。
自任婦產科主任以來,基本沒有壹天不來醫院, 沒有雙休日,也沒有節假日,她的女兒上壹年級時有壹次她不上班,準備去接她,這時有個急癥手術她被叫去,等手術結束時,到達學校時,孩子已在寒冷的冬天裏等了壹個多小時,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到現在孩子也是經常餓肚子上學,為了工作大人孩子均顧不上。也從未和家人度過壹個安穩的春節。每次手術前,宋艷梅總是第壹個達到手術室,並且最後壹個離開。作為婦產科主任,她除了完成醫院所交給的各項任務,還要肩負起婦產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每周,她的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的,遇到重病號時,在沒有安排值班日也要堅持上班做手術。近8年來,宋艷梅實施數千例剖宮產及其他婦產科手術,從未出現死亡事故。在繁忙工作中,她還承擔全縣60%以上的引產、流產、放環等計劃生育工作。因為工作責任心強,計劃生育是高壓線,醫院領導還把本院計劃生育專職這個責任大的工作交給她。在她的管理下未出現壹例計生事件。她還承擔著下鄉任務,負責兩個村的居民健康,是這兩個村所有村民的家庭保健醫生。
宋艷梅主任責任心強,業務精湛,富有愛心,視病人為親人。她每次都跟家人壹樣直呼患者名字,給患者帶來親切感,讓她有到家的感覺,並且成為每個患者家庭醫生,24小時開機,半夜孩子哭鬧也帶電話咨詢,她從來都非常有耐心解釋。她多次帶頭發動科室姐妹們為困難患者捐錢捐物,幫助病人度過難關。為了搶救病危患者的生命。她不顧自己弱小的身子,伸出胳膊對同事說:?來,給我抽血。?在她的感染下魚臺縣中醫院婦產科的醫務人員為病患者無償獻血成了家常便飯。 孜孜不倦為婦產科事業傾註心力 。還非常重視診療過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給病人看病時,關註患者的心理變化,堅定不移地認為壹個親切的笑臉、壹個鼓勵的眼神、壹句溫暖的問候語、壹個拉扶的細心動作本身就是壹味對癥良藥。
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視病人如親人,從而贏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與尊重,減少了醫療糾紛發生。作為壹名醫務人員,宋艷梅默默奉獻,沒有絲毫松懈怠慢。她堅持每天學習專業知識,擠出時間到全國、省(市)參加學術會議和醫學培訓,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技術。 根據自己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宋艷梅發明國家專利三項,她在國家級及省級醫學刊物上發表了多篇論文。
隨著科室不斷壯大,服務領域也不斷拓寬。作為婦產科的帶頭人,宋艷梅默默承擔起了傳、幫、帶和技術把關的重任,手把手培養年輕醫生。近8年來,魚臺縣中醫院婦產科從未發生壹例孕產婦死亡事件,新生兒死亡率也逐年下降,她所帶領的婦產科先後多次被魚臺縣中醫院評為先進科室。
在工作中她踏實認真,待人真誠,勤勞樸實,團結同誌,寬以待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無論上班還是休息,病人利益第壹,隨叫隨到,合理用藥,合理治療,不以權謀私,不開搭車藥,在病人中樹立了良好的職業形象。
在今後的工作中,她將更加努力,弘揚老壹輩的醫德醫風,愛崗敬業,取信於民,在競爭中求生,在競爭中求發展,在魚臺縣衛生行業樹立起壹面大旗。
最美醫生事跡材料
王妙芳,女,1952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百丈鎮仙巖村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百丈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仙巖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生。王妙芳在山區基層衛生戰線工作40年(截至2012年),2011年被評為?浙江省優秀社區責任醫生?,2012年被評為第三屆?感動余杭?人物。
30日,杭州市衛生系統舉行王妙芳先進事跡報告會。王妙芳也出席了報告會,她用百丈口音講道:我做的是非常平常的事,社會各界卻給了這麽高的榮譽,真有點擔當不起。我今年60多了,但只要鄉親們需要我,我還是會壹如既往地做下去。
市衛生局領導,局直屬各單位、各區、縣(市)衛生局(社發局)主要負責人、黨辦主任,職工代表,直管醫院負責人***30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
王妙芳是百丈鎮仙巖村壹名普通的鄉村醫生,40年來她堅守在壹個小山村,用自己的技術和熱情幫村民解除病痛。她把病人當鄰裏、當朋友、當親人,成了當地村民不可缺少的大好人。7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王妙芳的事跡。患者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被村民需要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王妙芳這種質樸的幸福觀,引起了全區、全市甚至全省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省市領導黃坤明、徐立毅紛紛作出批示。區、市衛生局先後作出決定,號召衛生系統向王妙芳學習。
報告會由區五院趙玲主講,百丈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白洪斌和員工王剛領、王妙芳的兒子林峰、仙巖村村民李萍分別從各自的角度描繪了壹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下屬、同事、母親和阿姨,講述了壹個個樸實感人的故事。
杭州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滕建榮壹見到王妙芳,就握著她的手連說?向妳學習?,他說,妳的先進事跡,事實上就是鄉親們對妳的口碑,這是妳的光榮,也是衛生系統的光榮,對此,妳要保持壹顆平常心。他表示,下壹步全市衛生系統將進壹步加強對王妙芳事跡的學習和她這種樸素價值觀的宣揚,學習她紮根基層、不計名利的高尚情懷,愛崗敬業、救死扶傷的職業素養和情系群眾、無私奉獻的優秀品格,從而鼓勵鼓舞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壹代投身醫療衛生的神聖事業。
崇賢街道掀起壹股?王妙芳?熱
日前,崇賢街道黨工委組織機關幹部、村(社區)負責人、崇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壹起參加王妙芳先進事跡報告會。 來自崇賢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沈掌富在聽完報告後表示:聽了王醫生的事跡,深受鼓舞,作為壹名?赤腳醫生?,本人有著與王妙芳壹樣的經歷,要以王妙芳為榜樣,壹心壹意為病人服務,解除病人痛苦,體現自身價值。據了解,崇賢街道黨工委舉辦的王妙芳先進事跡報告會,掀起了學習王妙芳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精神的高潮,街道黨工委要求全體機關幹部聯系實際,談認識,找差距,在推進崇賢新城項目建設中盡心盡責,在城鄉統籌發展中獻計獻策,在創新社會管理上有新突破。
百丈鎮以王妙芳精神激勵工作熱情
近日,百丈鎮計生辦組織了各村(社區)計生幹部,開展主題為?學習王妙芳同誌先進事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座談會。近來,百丈鎮各部門紛紛組織幹部職工學習王妙芳同誌先進事跡,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工作熱情和創業動力。參加座談會的計生幹部,紛紛暢談學習王妙芳同誌的體會,大家都被她的事跡深深感動。仙巖村計生服務員談到,自己和王妙芳同是壹個村的村民,作為年輕壹代,著重在四個方面學習王妙芳同誌的精神。壹是要有責任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要甘於平凡,腳踏實地;三是要堅持不懈地學習,做學習的表率;四是要不斷開拓創新,營造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