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是個好學生,門門成績都很優秀,這讓她的家人都感到自豪。
壹周的星期六,小梅跟往常壹樣翻開了她的最愛——《少兒百科全書》。這裏面包涵著動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識,語言形象生動,壹旁還配著精美的圖片,所以小梅對它愛不釋手,百讀不厭,壹看常常忘記了時間。
小梅正沈浸在知識的海洋中,突然她的眉頭皺了起來,怎麽了?原來她碰到了“攔路虎”:從斯堪的那維亞到西伯利亞、加拿大,美國北部,到處可見猞猁的蹤跡。其中的“猞猁”二字她不認識,於是她外甥打燈籠——照舅(舊),捧著書向被自己稱為“活字典”的媽媽詢問。
這回媽媽壹反常態,沒有馬上告訴她答案,而是把書架上沾著灰塵的《新華字典》拍了拍遞給她,笑咪咪地說:“小梅,妳已經長大了,為何不去請教‘字典’老師呢?”“查字典?那多麻煩,您直接告訴我,省時又省事!”小梅不服氣地說。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妳知道嗎,鄧小平爺爺當年的愛好就是查字典,他從字典中學到了許多知識呢!”小梅聽後恍然醒悟,準備嘗試壹下。
小梅走到書桌旁,翻開字典,回憶著老師教他們查字典的方法,在“部首檢字表”中的“三畫”區域找到了“犭”字部,接著通過數剩余的筆畫數,終於在字典中找到了答案,明白了那兩個字念“shē lì”,是壹種動物的名稱。
小梅高興極了,咧著嘴,為自己找到壹位不厭其煩,知識淵博的新老師而高興。她喃喃自語道:“以後我閱讀時碰到‘攔路虎’就再也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