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誰是天津托馬斯·伯恩哈德?奧地利作家托馬斯·伯恩哈德生平簡介

誰是天津托馬斯·伯恩哈德?奧地利作家托馬斯·伯恩哈德生平簡介

1931年2月9日,托馬斯伯恩哈德出生在荷蘭的海倫。他是赫塔伯恩哈德和木匠阿洛伊斯庫克爾斯特德的私生子。同年秋天,嬰兒托馬斯被送到祖父母家寄養。她的母親赫塔伯恩哈德也是作家約翰弗羅伊姆比希勒的私生女。木匠的生父不僅拋棄了托馬斯和她的兒子,而且從來不承認自己的兒子。

1935年,托馬斯伯恩哈德的母親遇到了理發師埃米爾法比安,第二年結婚,並和丈夫搬到了巴伐利亞。他的生父娶了另壹個女人,並於1940年在柏林自殺。伯恩哈德和他的母親住在壹起,但他的關系很緊張,所以他被送進了感化院。

二戰後,奧地利再次成為獨立國家,伯恩哈德全家被趕走,回到家鄉薩爾茨堡。

1947年,16歲的伯恩哈德放棄學業,在薩爾茨堡的壹家食品店當學徒。第二年,他染上了肺病,在接下來的三年裏,他在許多醫院接受治療。

1949年,伯恩哈德開始寫作,在比他大37歲的遺孀海德薇格斯塔維亞涅切克的幫助下,伯恩哈德終於成為壹名全職作家。

1957年,伯恩哈德出版了他的第壹本詩集《世上和陰間》,他的代表作是1963年出版的小說《嚴寒》。此後平均每年出版壹兩部作品。

1968年,在授予奧地利國家文學獎的盛大儀式上,獲獎者伯恩哈德在演講中批評奧地利,引起壹系列麻煩。同年,伯恩哈德獲得安東維爾德甘斯獎,頒獎單位奧地利工業家聯合會放棄公開儀式,私下給他發獎金和證書。

1970年,伯恩哈德獲得德國文學最高獎,——比特克納文學獎。

1972年,伯恩哈德獲得了弗朗茨特奧多爾佐科爾文學獎。他沒有拿走18,000先令的獎金,而是把它匯給了斯坦監獄,作為對囚犯的救濟。

1975年,伯恩哈德與薩爾茨堡藝術節主席發生爭執,次年,《原因》這本書惹惱了薩爾茨堡神父魏森納。

1976年,奧地利聯邦經濟商會授予伯恩哈德聯邦商會文學獎,以表彰他的自傳性作品《地下室》。

1978年,伯恩哈德在《時代周報》上寫了壹篇批評奧地利政府和議會的文章。

1979年,伯恩哈德因不滿德國總統謝爾被接納為院士,退出了德國語言文學研究院。同年,他點名攻擊了總理布魯諾克雷斯基。

1982年,伯恩哈德在壹年內完成了三本書,描述了對他壹生至關重要的三個人:《壹個孩子》,獻給他的祖父,《維特根斯坦的侄子》,獻給他最好的朋友,《水泥地》,可以顯示他與心愛的斯塔維亞涅切克夫人的關系。

1984年,伯恩哈德的小說《伐木》因涉嫌影射攻擊被警方沒收。

1989年2月12日,在他58歲生日後的第三天,托馬斯伯恩哈德死於上奧地利的格蒙登。根據他的遺願,他與五年前去世的StavianAnicek夫人和她已故的丈夫StavianAnicek先生葬在同壹個墓地。遺囑還規定,他未發表的作品不得在奧地利出版,他未發表的作品不得在奧地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