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登上南昌的滕王閣,贛江大水從西面而來流向北方,滕王閣與水相對,非常高大,雄偉壯觀。然而卻比不上武昌的黃鶴樓。
雖然江水的走向與滕王閣沒有差別,但是黃鶴樓樓體的建造工巧奇麗,立在黃鵠磯上,並且三面臨水,又以對著晴川樓、漢陽城的西面那壹面為最佳。
總之黃鶴樓和滕王閣又都比不上嶽州的嶽陽樓。君山壹點青,洞庭湖碧波萬頃,水天壹色,遠遠看上去無邊無際,不像滕王閣和黃鶴樓,視力所能看到的範圍就能看完,所以嶽陽樓的風景最好,三座樓都面向西,嶽陽樓更加雄偉。
原文:
登南昌滕王閣,贛大水西來註北,閣與水稱,傑然大觀。然不若武昌黃鶴樓。雖水與滕王來去不殊,而樓制工巧奇麗,立黃鵠磯上,且三面臨水,又西對晴川樓、漢陽城為佳。
總之有不如嶽州嶽陽樓。君山壹發,洞庭萬頃,水天壹色,杳無際涯,非若滕王、黃鶴眼界可指,故其勝為最,三樓皆西向,嶽陽更雄。
(節選自王士性《廣遊誌》)
擴展資料:
王士性在《廣遊誌》中說:“自昔以雍、冀、河、洛為中國,楚、吳、越為夷,今聲名文物反以東南為盛,大河南北不無少讓何?客有雲:此天運循環,地脈移動,彼此乘除之理。余謂是則然矣。”
王士性的地理思想,對明末清初不少學者的觀念有很深的影響,如對清代學術發展起過重要影響的樸學大家顧炎武,在他的著作中多處引用王士性的學說,甚至整節整節地照錄王士性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