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解析:
這首詩亮點在於色彩感極強,如前兩句中的“綠柳”“長空”,柳是綠色,夜空是藍色,都是冷色調,而後兩句中出現的“麥”“落紅”,麥是金黃色0,花是紅色,則都是暖色調。
冷暖相襯,全詩表達出作者對半生蹉跎的回憶與惋惜,同時作者看到小滿時節這樣美麗的景色,又不禁心情喜悅,想要融入其中。
二、歸田園四時樂春夏
宋-歐陽修
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
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老翁但喜歲年熟,怕婦安知時節好。
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嗽山鳥。
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
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磋蹌已衰老。
解析:
本詩主要描寫了小滿時節農村的生活狀況,風吹動了原野上的百草,在眾多的草木之間可以看到壹家農舍,近處看去,麥穗已經拔穗抽齊,在微風中搖曳的樣子就像小孩那樣調皮可愛,再看那桑葉,肥碩飽滿,不正是壹副優美的小滿時節鄉村圖麽?
三、浣溪紗
宋-蘇軾
麻葉層層檾葉光,誰家煮繭壹村香。
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擡醉眼,捋青搗麨軟饑腸。
問言豆葉幾時黃。
解析:
小滿,正是收獲的好時節,每當這時,田地裏的麥早已茂盛,人們會摘下麥穗,做成食物帶回家中。
而就在這個背景下,詩人在田地裏閑遊時,遇到壹白發蒼蒼、兩眼渾濁的老人正在找殘余的麥穗,做成食物充饑,作者因此有感而發,遂寫下這首詩詞,詩詞雖短,但卻字字誅心,寫出了當時朝政下百姓們生活得極為困苦,又表達了作者對黎民百姓的同情之心。
四、七絕·小滿日口號
明-李昌祺
久晴泥路足風沙,杏子生仁楝謝花。
長是江南逢此日,滿林煙雨熟枇杷。
賞析:
小滿時分,詩人行走在鄉間小路上,由於夏季光照充足,地上的雨水早已不復存在,現在出現在詩人眼前的不過是被風卷起的沙土罷了,同時楝樹上的花也在逐漸雕謝,至於身邊的杏子樹已經即將結出果實。
全詩通俗易懂,語言平白如話,描述了詩人在鄉間小路上的感受,給讀者的感覺就是親切自然。
五、四月二日與黃觀瀾員外傅仲圭都事同訪單德甫憲使不值
明-陶安
得閑來訪單繡使,上堂只逢雙墨君。
小軒雨久長新樹,近午風生驅宿雲。
更策羸驂尋雪洞,偶看稚子摘池芹。
連營萬屋無閑地,小滿初晴麥氣薰。
賞析:
小滿時節,作者跟朋友壹塊拜訪友人所作,友人不在家,便獨自欣賞友人客廳上掛的“雙竹圖”。
正在這時,作者不經意間看向友人房屋外面,頓時有些驚訝:樹枝茂密,夏風吹散了天地間的涼氣,此時正好有人用馬鞭驅趕瘦弱的馬快跑,在山前搜尋白色山洞,甚至還能看見幾個小孩在水池邊采摘水芹。
連綿不絕的營寨壹座接著壹座,中間都沒有空閑的土地,但仍能不時聞到小滿初晴時野地麥熟所散發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