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如山的父愛——品讀周國平的《妞妞:壹個父親的劄記》

如山的父愛——品讀周國平的《妞妞:壹個父親的劄記》

品讀周國平的名作《妞妞:壹個父親的劄記》,還是幾年前幾個姐妹壹起聚餐時,愛讀書的弟妹分享的。只記得弟妹說這是壹本關於父愛與家庭教育的書籍,值得壹讀。

壹日偶然在書店遇見此書,便義無反顧地買回,如饑似渴地讀完,真的感動如山的父愛和富有哲理的人生認知,期間也給很多家長和朋友推薦過。不過,幾年後,這本書便擱置於書架再無翻閱。

近日文字之光要進行好書分享,在書櫃裏細細挑選,最終選擇了有著粉紅色封面的《妞妞:壹個父親的劄記》。

選擇分享《妞妞:壹個父親的劄記》,壹方面是覺得對家庭教育有壹定的幫助,另壹方面也對生命和陪伴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本書記述了周國平四五十歲時,迎來了壹個小生命——他的寶貝女兒妞妞。正當全家都沈靜在喜得千金的歡悅氣氛中時,無意中卻發現孩子的眼睛不對。經過檢查,壹個噩耗傳來,妞妞患有眼疾,而且無法治療。

這個僅擁有562天生命的小女孩妞妞,因為媽媽在懷孕5個月時接受了大量x光照射,沒想到剛出生不到壹個月就被確診患有絕癥。因為父母不願意孩子成為殘疾人,壹直不舍得讓他做手術。但當父母下定決心要給妞妞作手術時,現實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任何治療,都已無法挽回妞妞弱小的生命。

然而,妞妞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拋棄她,或是消極等待親生骨肉的生命在病魔的折磨下漸漸逝去。反而,他們選擇了愛的陪伴,像養育健康小孩壹樣,細心的呵護她、用心地陪伴並記錄下她短暫的生命直停止呼吸的難忘時刻。

所以,有人說《妞妞》是周國平對已逝女兒的壹種懷念。盡管妞妞已經離開了人世,但周國平用這本書讓她永遠的存活了下來,並永駐讀者心間,讓她“永遠活在了世人的心中!”

在這段文字裏,字裏行間都是壹位父親對女兒滿滿的愛意。有人說“女兒是父親來世的小情人”。在書中作者把對女兒的愛用飽足並富有哲理的文字表現得淋漓盡致。有時微如壹字壹詞,有時又大至壹段壹篇,直至整本書,無處不充斥著他對妞妞的愛,即如作者寫到“妳是爸爸最得意的作品,我讀妳讀的入迷。”

他把女兒的壹個小動作,壹連串笑聲,或是壹聲模糊不清的咿呀學語,都能引發壹連串驚喜,寫下壹大段哲理感想,無疑是壹位父親送給女兒的最好的祭禮。

世上父母對子女的愛,形式不同,但又如此相似。這本書裏,更多也寫出壹位父親的無奈,他在女兒面前那麽偉大、那麽可靠。但面對死神,他卻那麽無奈。愛哀交加的日子,父母只能在搖籃與墳墓之間徘徊……

但周國平像個貪婪的收藏家,時時守在女兒身邊,恨不得把女兒吐出的,每壹個字都撿起來,把女兒短暫的壹生,留下來的痕跡都珍藏……

在周國平富有哲理的文字中,讀到了妞妞是個聰明的孩子,八個月會叫爸爸,九個月會叫媽媽,壹周歲會自呼妞妞。壹歲四個月,會準確使用人稱代詞,她幾乎能表達所有她想表達的意思。

就是這麽可愛的孩子,上天卻不公平,不給她多在人世的壹分壹秒。周國平夫婦四處求醫、找專家、找中醫……然而壹切都是徒勞,妞妞的病情在壹天天加重,誰也無能為力。

犯病的時候,妞妞到處都疼,她不知道她的疼痛是在腫瘤造成的,她認為是自己被什麽東西磕著了,她壹遍遍哭訴:“磕著了!磕著了!”

妞妞患的是眼疾,先是左眼失明,隨後是右眼。隨著視力的逐漸衰弱,她喜歡朝著窗戶的方向看,只要眼前有壹片光亮,她就高興極了,咧開小嘴兒笑了又笑,伸出小手招待這位明亮的客人。

但這位客人最終離她遠去。妞妞躺在床上,側著身,朝窗戶的方向,睜大了眼睛,長久的瞪著,有些吃力。

這天,她揮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急切,她的臉上有壹種焦慮的表情,還時常發出些非常復雜的聲音,好像急於想說些什麽。

“世上已經沒有亮亮了,亮亮死了......”

可憐的妞妞,這個被人世“磕著了”的孩子,在人間生活了五百六十二天,經歷了壹番成人都無法承受的痛苦之後,她走了。

妞妞消失了,她那曇花壹現的生命所引發的思索,將永不止息。連作者也寫到“ 妳的搖籃放在爸爸的書房裏,妳成了這間大屋子的主人。從此爸爸不讀書,只讀妳 。”

父愛是偉大的。周國平並沒有因為自己賦予妞妞生命而覺得自豪,而是感恩於妞妞的存在,感恩妞妞帶給他和妻子的快樂,感恩妞妞的存在讓他知道父親的滋味,明白了愛的意義。同時因為妞妞的病情和遭遇,使得他成為壹個更堅強的父親。

就如作者所說“人生的終點是死,是空無,在終點找不到意義。於是我們只好說:意義在於過程。可是,當過程也背叛我們的時候,我們又把眼光投向終點,安慰自己說:既然結局壹樣,何必在乎過程。”

“天有不測風雲”——不測風雲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禍福”——旦夕禍福是無所不包的人生的題中應有之義,任何人不可心存僥幸,把自己獨獨看作例外。我仍然讀不懂我的命運的地圖,但是,即使明天我的日內瓦沈入海底,我的維也納毀於火山,我也不會驚慌失色了。

縱然苦難已經臨頭,我已經身陷悲劇,我也無意奢談凈化,自許崇高。對人生的覺悟來自智慧,倘若必待大苦大難然後開悟,慧根也未免太淺。我真正要留意的是在苦難中自衛,保護心靈的健康。我自知能夠超脫,倒是要防止過於看破,從此不能夠執著。

其實,壹個人只要真正領略了平常苦難中的絕望,就會明白,壹切美化苦難的言辭是多麽浮誇,壹切炫耀苦難的姿態是多麽做作。

所以說, 天下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期望,就是他能健康幸福!兒女平安的每壹天,都是父母的節日 !”

也許苦難凈化心靈,悲劇使人更崇高!

人生在世,真的並無絕對的幸運兒,就讓我們且行且珍惜!

珍惜我們眼前擁有的壹切,珍惜我們可愛的孩子,珍愛他們活奔亂跳,天真無邪,甚至闖禍頑皮,哪怕成績不好,只要健康平安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