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節來歷簡介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節的節日習俗
賞菊花。菊花和重陽節有很深的關系,重陽又稱之為菊花節,所以,在重陽這兩,賞菊花成了首要的習俗之壹。
登高。這是我們在古詩詞裏就知道的,因此,重陽又稱為登高節,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
插茱萸。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重陽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茱萸雅號“辟邪翁”,古人認為佩戴榮萸,可以辟邪去災。
放紙鷂。這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征。在國內有壹些地方也有放紙鳶的習俗。
吃重陽糕。重陽的飲食之風,除了飲茱萸、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當然這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喝菊花酒。因為菊花被稱為“長壽之花”,所以,在重陽節這天就產生了喝菊花酒的習俗。
重陽節相關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榮萸少—人。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酌金花酒,萬裏同悲鴻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