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其三》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譯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裏雜草叢生,豆苗卻長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來到田裏鋤草,晚上披著月光扛著鋤頭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蓋了狹窄的田間小路,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裳。衣裳濕了倒不重要,只要不違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二、魏晉·陶淵明《飲酒 其五》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住宅蓋在人世間,清靜卻無車馬喧。問我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顯偏。自顧采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伴把巢還。此中當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三、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其二》
原文: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譯文:
鄉居少與世俗交遊,僻巷少有車馬來往。白天依舊柴門緊閉,心地純凈斷絕俗想。
經常涉足偏僻村落,撥開草叢相互來往。相見不談世俗之事,只說田園桑麻生長。
我田桑麻日漸長高,我墾土地日漸增廣。經常擔心霜雪突降,莊稼雕零如同草莽。
四、魏晉·陶淵明《飲酒·其壹》
原文: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壹樽酒,日夕歡相持。
譯文:
衰榮沒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難道像東陵時!寒暑有代謝,人的思想總是這樣。樂觀的人明白他會,我將不再懷疑。忽然給壹杯酒,日夕暢飲著。
五、魏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其十》
原文: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譯文:
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鬥誌始終存在。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並無悔改。如果沒有這樣的意誌品格,美好的時光又怎麽會到來呢?
六、魏晉·陶淵明《飲酒·七》
原文: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壹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譯文:
秋天的菊花顏色美好,采摘下沾著露水的菊花。把菊花泡在酒中,使我遺棄世俗的心情更為遙遠了。
壹揮而盡杯中酒,再執酒壺註杯中。日落之後各類生物都已歇息,歸鳥向林歡快鳴。縱情歡歌東窗下,姑且逍遙度此生。
七、魏晉·陶淵明《四時》
原文: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孤松。
譯文:
春水溢滿了田野和水澤,夏天的雲變幻莫測,如奇峰驟起,千姿萬態。
秋月朗照,月光下壹切景物都蒙上了壹層迷離的色彩,冬日高嶺上壹棵嚴寒中青松展現出勃勃生機。
八、魏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原文:
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
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養南疇。
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
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遊。
譯文:
偏僻的居處少有人事應酬之類的瑣事,有時竟忘記了壹年四季的輪回變化。巷子裏、庭院裏到處都是樹木的落葉,看到落葉不禁發出感嘆,才知道原來已是金秋了。
北墻下新生的冬葵生長得郁郁蔥蔥,田地裏將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黃飽滿。如今我要及時享受快樂,因為不知道明年此時我是否還活在世上。吩咐妻子快帶上孩子們,乘著美好的時光我們壹道去登高遠遊。
九、魏晉·陶淵明《飲酒·幽蘭生前庭》
原文: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譯文:
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十、魏晉·陶淵明《飲酒·其八》
原文: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譯文:
青翠的松樹生長在東園裏,荒草埋沒了它的身姿。等到寒霜凝結的時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這才顯現出它卓爾不群的高枝。
在壹片樹林中人可能還不覺得,單獨壹棵樹的時候人們才稱奇。我提著酒壺撫弄寒冬中的樹幹,有時候又極目遠眺。我生活的世界就是夢幻壹樣,又何必被俗世的塵囂羈絆住腳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