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壹人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
他,締造了京瓷40余年從未虧損的奇跡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任的時代,這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光明的時代,這是黑暗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狄更斯《雙城記》
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
“何為正確的做人準則”這壹判斷標準基於人類與生俱有的良心,衍生自最基本的倫理觀和道德觀。“不要撒謊、不要貪得無厭、不要給他人添麻煩、要正直……”這些孩提時代父母和老師教導我們的作為人應該遵守的原則,是大家所熟知、最簡單最基本的人生規範。
雖然沒有比人心更易變、更不可靠的東西,但是壹旦建立起牢固的信賴關系,那麽也沒有比人心更加可靠的東西。
“意將來進行時來看待能力”——在制定新目標時,要給自己規劃出壹個超出現有水平的更高的目標,並為在未來某壹時刻實現這壹目標而傾盡全力。哪怕是看似“無能為力”的事,那也只是現在的無能為力,而將來是壹定能夠成功的,應該相信自己的潛能在機會來臨時壹定可以喚醒和迸發出來。
人生·事業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無論夢想和願望多麽高遠,現實中的每壹天都要竭盡全力、踏實地重復簡單的工作。通向成功的道路是沒有捷徑的,只能是“每壹天”的累積與“現在”的連續,只有努力,而且是“做出不遜於任何人的努力”,事業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最偉大的成就都是由壹點壹滴、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積起來的,因此,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妳都要願意付出努力,而且永不退縮。
第壹部分 與宇宙意識相和諧
第壹章 人類存在與生存的價值
無論多小的物質,如果無法找出其存在的理由,那麽這個地球乃至大宇宙就根本無法形成。換句話說,“存在”兩個字本身就有無線重大的意義。
那些被大卡車彈出道路、掉進路旁水溝的小石子,對於浩瀚的宇宙而言,也是必要的存在。
所有的存在並非單獨的存在,而是存在於相對的關系中。
有因有緣世間集
第二章
宇宙
已經開悟的聖賢,將這種現象叫做“宇宙間遍布著愛”。換言之,道旁的壹草壹木或是壹粒石子,裏面皆存在著愛——亦即“宇宙意識”。
就現代醫學的角度,判定死亡有三種定義: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及腦活動停止,但這三種定義都只是指肉體上的死亡。及時肉體毀滅,就存在的基本定義來看並非完全毀滅。我相信,只要宇宙的意識仍然存在,那麽,肉體的死去,並不意味著個人真的已經死亡。
第三章
心智
宇宙的造物主將種種考驗加諸在人類身上,然後觀察他們如何面對考驗、提升自己的心智、凈化自己的意念。就此點而言,人生可以說是專門為心的修行而設立的道場。
第四章
造物主
宇宙間不可能因“毫無辦法”而放棄進化。因為人類既可以朝造物主給予對的方向進化,也可以朝自己的方向進化,其原動力則是“提升心智”的意識。
第五章
欲望
事實上,不論眼前是否貧窮,是否罹患病痛,只要下定決心,誰都可以做到讓自己的心靈多壹些平靜,讓自己的人格品質和靈性多壹些提高。
持戒、布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能夠在生命結束前盡量提升自己身為人類的品質,才是人類最終極的目的。
第六章
意識與靈魂
意識體並非停留在某壹個個體中,它不斷移駐到下壹個“我”的身體裏,借此提升自己的心智、品德和人格。因此,我們不只對此生的自己要負責,對來生的自己也要負責。
第七章
科學
我認為,現代社會更需要的是造物主的角度來審視世界,也就是環視整個宇宙和人類的問題之後,再認真考慮,人類到底要如何思考,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認為,凡事並不壹定要從是否符合科學這壹惟壹的角度著手,只將符合科學原理當成首要原則,而應從“對人類和宇宙而言,何種思維方法是必要的”這壹角度去思考。
第二部分 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第八章
人類的本性
人類是地球上惟壹能夠“全盤思考地球事物”的生命,其他的動物或植物皆無此能力。正因為如此,人類是具有特殊價值的存在,對人類而言,傾盡全力為世界的進化而努力,才是人類最重要的使命。
第九章
自由
就人的本質而言,自由很重要;但是對人類而言至關重要的自由,同時也是讓人類作惡的理由。
人類往往為了爭取自己的自由而帶給別人不自由。
第十章
青少年犯罪
考慮青少年問題時,首先要考慮“如何做才能培養孩子們美好的心靈”,而最基本的教養就是,每個人都應該控制自己的欲望、忍耐惡劣的環境以及努力工作,這是砥礪心誌必要的功課。
第十壹章 人生的目的
出人頭地也好,成功也好,只想過有趣、特異的人生也好,都只是人生的壹種過程而已。人生真正的目的是成為壹個有品質的人。
人類開始真正感覺到自己活在世界上,具有了存在意識,壹般來說,是在已經有了判斷事物的能力之後。
即便是出人頭地、揚名立萬,也只有在這壹世呀!名譽、地位和財產,在我們往生以後,沒有壹樣能帶到另壹個世界,連肉體也是留在地球上的。就像前面提及到的,能帶走的只有靈魂,也就是意識體而已。
提升人性的品質,或者說磨練人的靈魂,對人類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大事。磨練靈魂,使人的品質臻於完美,這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
第壹,為人類盡壹份心、為世界盡壹己之力的“布施”;
第二,克制自己,壓抑我執、自私之心的“持戒”;
第三,在世事無常、大起大落的人生中忍耐的“忍辱”;
第四,全心全力工作的“精進”。
第十二章 命運與因果報應
我們可以運用“因果報應法則”來改變與生俱來的命運。也就是說,如果壹心向善、時時行善,命運的方向也會隨之往好的方向轉變。
我們可以判定,形成人生的要素,壹是人與生俱有的命運,壹是人的思想和行為所造成的“業”(因果、業障)。換句話說,“命運”與“因果報應法則”就像形成人類遺傳基因(DNA)的螺旋梯。更重要的是,“因果報應法則”的影響力或多或少強於“命運”。
第十三章 人生的考驗
在驚濤駭浪的人生中,無論是好的抑或壞的境遇,都是造物主賜給我們的考驗,幸運的際遇與不幸的災難在本質上同樣都是考驗。壹個人如何面對這樣的考驗,將進壹步決定他未來的人生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失去了謙虛和努力,也就失去了支撐自己幸運和成功的優點,開始和凡事向善的宇宙意識變得不同步,也因此走向最終的沒落和衰退。
第十四章 苦惱和憎恨
第壹,如果有時間去煩惱,就比別人更加倍努力地工作;第二,保持謙虛絕不驕傲;第三,每天自我反省,反省與煩惱完全不同;第四,以知足、感恩之心活在人間;第五,秉持寧可他人比自己好的利他之心而活。
第三部分 讓心智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第十五章 逆境
好逸惡勞乃人之常情,但是若將眼光放遠,就會發現,年輕時期遭受過的苦難的人,相較生活環境優越的人,日後的成就往往更加輝煌。
第十六章 情與理
我認為,經營事業最重要的是,最初的階段應該用理性思考,實際執行或應付時不妨適當地運用感情。
第十七章 勤勞
勞動的目的不應僅止於取得糧食、免於饑餓,也是為了磨練人類的心智。如果每個人都勤奮努力,就能夠培養出美好的心智,讓人類變得更完美。
第十八章 宗教與死亡
壹個人走的感覺雖然寂寞,但還是要勇敢地邁向下壹段來生的旅程,而那時候佩戴在身上的勛章,將是更美麗的靈魂、更光亮的心。
擁有脆弱肉體的人類想要在變化無窮的自然界存活,心中必定充滿恐懼,在充滿威脅的大自然包圍之下,人類很自然地尋求宗教力量做為支援。我想,處於對人類而言過於嚴酷的環境下,宗教自然成為人類求生時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第十九章 ***生與競爭
我既肯定企業為了生存,彼此競爭是有必要的;也肯定為了有競爭的對手,企業間走向***生是有必要的。
第二十章 知足之道
具有***生的理念,不但可以讓生活已經富裕的我們,人生變得豐富多彩,而且如果不多數的人都能擁有這種理念,相信我們必定可以建立物質和精神同樣富裕的社會。
第二十壹章 我走過的路
對我而言,死亡只是靈魂展開新的旅程而已,我深信那只是肉體的死亡,而非靈魂的死亡。如果死亡是新旅程的開始,那麽就算罹患癌癥而死亡,也非悲劇。
這是壹本開學初就借過來的書,斷斷續續的看了兩個月,很早就超過歸還的期限了。伴隨著經歷很多事情的這兩月,大概會對我有些改變。花了壹些時間把當初觸動心靈的給記下來了,常讀常新的大師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