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3、譯文
壹輪明月升起在天山之上,在蒼茫的雲海中徘徊。蕭瑟的秋風吹著明月,東渡玉門雄關,照耀著守邊的征人。在這蒼涼的關塞上,不由得使征夫們想起在這邊關上頻起的戰事:昔時漢高祖,曾遭匈奴的白登山之困;胡人的兵馬,至今仍對青海湖虎視耽耽。從來這裏就是夷夏的爭戰之地,多少戰土拋身塞外,埋骨黃沙啊。征人們望著這月光下荒涼的邊色,臉上現出思歸的愁容。遙想家中的妻子,她壹定是在倚樓盼望征人的歸來,望月而興嘆。
4、創作背景
李白看見征戰的場景,因此他感嘆唐朝國力強盛,但邊塵未曾肅清過。此詩就是在嘆息征戰之士的苦辛和後方思婦的愁苦時所作。
5、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