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陋室銘原文及翻譯註釋和賞析

陋室銘原文及翻譯註釋和賞析

《陋室銘》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艷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陋室銘》譯文:

山不在於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於深,有蛟龍潛藏就顯示神靈。這雖然是間簡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布滿階石,壹片翠綠;艷映入簾櫳,滿室蔥青。往來談笑的都是飽學多識之士,沒有壹個淺薄無識之人。可以彈未加彩飾的琴,可以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聲使耳朵被擾亂,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雄的亭。正如孔子說的:“有什麽簡陋之處呢?”

《陋室銘》賞析:

《陋室銘》即開篇以山水起興,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麽居所雖然簡陋,但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說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聲名遠播,刻金石以記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麽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此種借力打力的技巧,實為絕妙,也可謂作者匠心獨具。特別是以仙龍點睛山水,構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壹轉,直接切入了主題,看引論鋪下了基礎。也點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在此點看出,作者寫此隨筆是經過反復思考的,絕對不是壹時的靈感沖動。絕句可以是靈光乍現,而連接無暇卻是平時的功底積累和反復推敲了。四到七句刁難下祭出此文,並將其刻於石上,具有很強烈的針鋒相對的性質。

從全文的寫作手法來看,通篇以“比”的手法壹氣呵成,而不是烘托。那麽“苔痕”和“談笑”二句究竟在說什麽呢? 青苔在石階上(照樣)綠意盎然,野草在荒地裏(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麽呢?我劉禹錫在哪裏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養的飽學之士,沒有(妳們這些)無學之輩。

作者以青苔和野草來比喻自己獨立的人格,這是氣節的寫照,是不屈的宣言。結句引用“孔子雲: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說明陋室“不陋”。表達了他對當時封建禮教的最高道德品質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