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鴻門之宴簡要概括

鴻門之宴簡要概括

鴻門之宴簡要概括:

項羽得知劉邦入了關中,大怒,立刻回師鹹陽,在函谷關外守候,範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命項羽設下“鴻門夜宴”壹心誅除劉邦,項伯竟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向劉邦大軍報訊,劉邦不得不去。

鴻門宴當日,範增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誰知劉邦竟以壹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加之樊噲相助,安然逃脫。

《鴻門宴》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創作的壹篇史傳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文章敘述的是秦朝滅亡後(公元前206年)兩支抗秦軍隊的領袖項羽和劉邦在秦朝都城鹹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壹次宴會。

擴展資料:

《鴻門宴》是項羽和劉邦在滅秦之後長達五年的鬥爭的開端。雖是開端,卻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這場鬥爭的終結。劉邦在宴會上能化險為夷,跟善於利用對方性格弱點也是分不開的。從這段史實可以看出領袖人物的性格在歷史發展重要關頭上所起的作用。

《鴻門宴》的文學技巧,在整部《史記》當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它不只是達到了“敘事真而描寫切”、“語調整齊,字句錘煉”的境地;它也達到了“理既切至,詞亦通暢”(《文心雕龍·啟奏篇》)即神采辭章雙躋峰頂的新高度。

有人也用思想清新、文字精美、內容充實、組織周密四點,對整個《史記》的藝術特點作通俗的概括。這種通俗的概括評價,同樣也適用於這篇文章。

百度百科——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