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及反思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及反思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及反思

 《飛向藍天的恐龍》這是壹篇科普文章,課文以 ?飛向藍天的恐龍?為題,破除了人們頭腦中對恐龍的固有印象,頗具吸引力。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參考!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及反思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四年級語文第七冊第八單元的壹篇精讀課文,體裁是科普說明文,主要介紹了中生代時期的恐龍演變成鳥的過程。

 這篇文章是科普說明文,所以內容比較煩瑣,第壹段壹個中心句總領全文,第二段講述了恐龍與鳥之間關系的科學研究,第三段壹個過渡段只有壹個設問句,第四段則是全文的重點,詳細介紹了恐龍是怎麽樣演化成鳥的,以及哪些恐龍類型成功演化了。最後壹個自然段表達了科學家希望找到重演恐龍進化歷史進程的證據。課文的重點是介紹恐龍演化的類型和過程,難點是體會說明文的用詞準確生動。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話來表達清楚恐龍的演化過程。

 在備課過程中,參考了教學參考以及課標。在跟師父商量了如何安排課文順序之後,最終確定下來了,準備第壹課時。導入時,展示圖片,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讀課文時,復習學生學過的讀書方法,這節課也在本冊教材的最後壹單元,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本學期學到的閱讀方法。初讀課文發現的問題,讓學生合作解決,在這壹遍的讀書中解決壹部分問題。再讀課文,學生把存在問題的相關語句有針對性的讀,從中有新的收獲。三遍讀課文,賽讀。邊讀邊發現問題,學生互評,老師評價,引出生字的書寫。四年級的生字學習主要放在課前預習中,課堂只是點撥個別有代表性的生字,並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後壹遍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感興趣的語句,初步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實際上課的時候,卻暴露了不少的問題。因為在備課的過程當中,老師只是備了自己,沒有備好學生,對學生的啟發不到位,課堂氣氛沈悶,自己都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任務卻沒有完成。所以自己就感到慌了,導致非常的緊張,整個壹堂課下來,課堂氣氛中沒有高潮。

 二是上課的語言非常平淡,沒有激情,本來學習恐龍這篇課文應該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壹篇課文,可是語言的平淡導致學生沒有興趣學,我也深深的覺得語言的平淡是老師的大忌,尤其是小學老師,更加應該用豐富多彩的語言去打動學生。

 三是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沒有關註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些孩子在那裏,好像課堂與他無關。

 總之,課堂設計很好,真正融入課堂中卻沒有發揮如意。自己都覺得很失敗,辜負了大家的壹番期待。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註重環節中細節的落實方法,教案中把學生備到心中有數,期望能獲得好的改進。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

 教材簡析:

 《飛向藍天的恐龍》這是壹篇科普文章,課文以?飛向藍天的恐龍?為題,破除了人們頭腦中對恐龍的固有印象,頗具吸引力。文章開篇即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將笨重、遲鈍的恐龍與輕巧、靈活的鳥類?這兩種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幹的動物展現在讀者面前。教學本課,要引導學生了解恐龍飛向藍天的演變過程,體會科學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的執著與艱辛,引導學生揣摩課文準確生動的語言。

 學情分析:

 10歲左右的孩子對科學有濃厚的興趣,但並沒接觸太多的科學知識,因此,本文的教學應結合這壹實際來展開。對於恐龍的了解,學生有大量的資料,但並未深入去體會,尤其對恐龍的演變過程,學生了解很少,所以資料的補充應作為我班學生的重要學習環節。同時,在語言文字的體會上,我班學生已初步具備理解詞、句的能力,但還需要作進壹步訓練。所以,個案設計應以重點段的學習為主。

 設計理念:

 課標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本課時,緊緊圍繞?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這壹問題,設計了課件、學習表格,拓展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邊讀邊悟,通過重點詞句的分析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學會學習,激發其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恐龍、兇猛、鴿子、欣喜若狂、描繪、形態各異、輕盈、敏捷?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興趣的部分。

 3、有條理地復述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激起熱愛科學、探索求知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2、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恐龍演化的過程。

 教學策略

 1、激趣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課前搜集恐龍的有關資料及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馬門溪龍圖片)同學們,妳們認識它嗎?它是誰?妳在哪兒見過恐龍?恐龍給妳什麽樣的印象?我現在真想去看看活的恐龍到底是什麽樣的?我去哪兒就可以找到它們?可是我看到壹篇文章的題目是:飛向藍天的恐龍呀?(板書:?飛向藍天的?的五個字,並讓學生齊讀課題:飛向藍天的恐龍。)

 同學們,壹看到?飛向藍天?這四個字,妳的腦海裏首先想到了誰?

 (板書:鳥兒)是啊,老師壹看到這四個字,也首先想到了淩空翺翔的鳥兒。可?飛向藍天的恐龍?是怎麽回事呢?難道鳥兒和恐龍之間有什麽關系嗎?想不想知道?快快打開課本,讀壹讀課文,看看其中的奧秘吧。

 二、初讀課文,探尋答案

 1、同學們,回到剛才的問題:鳥兒和恐龍之間有什麽關系嗎?妳找到答案了嗎?

 (恐龍很有可能是壹只小型恐龍的後裔。課件出示這句話)

 2、原來如此呀。這麽說,窗外樹枝上那只小鳥,竟然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恐龍演化而來的了?這個說法,可是要有根據的呀。要不,我才不信呢。有什麽依據嗎?

 3、請同學們再讀第二段,看能不能找到有力的證據。學生朗讀第二段後交流自己的看法。

 4、(出示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圖片)同學們可真是讀書的高手!通過讀課文竟然發現這麽多的知識。正如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的: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塗上了?(課件出示這個句子)

 ?點睛之筆?是什麽意思?為什麽說遼西化石的發現,是?點睛之筆?呢?

 5、小結:發現了帶羽毛的恐龍化石,可見在很久以前,有些恐龍是長羽毛的,和鳥兒很像。這更有力地證明了鳥類是恐龍演化來的。

 三、課堂練習

 根據課文內容填寫。

 ( )的霸王龍 ( )的馬門溪龍

 (的鴿子 ( )的孔雀

 ( )的演化 ( )的鳥兒

 四、布置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壹、 復習生字詞,整體感知內容

 1、讀準下面的詞語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3、自由讀文,回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麽內容?

 二、合作學習,了解過程

 1、恐龍怎麽就變成飛向藍天的鳥兒了呢?(很驚訝的樣子)課文中哪壹部分介紹了這壹過程?那請同學們快快默讀這壹自然段,看看妳有什麽新的收獲?知道了哪些新知識?

 2、 自讀這壹段後,妳有什麽新收獲?

 3、同學們,妳們真是些會學習的孩子。僅僅是通過自己讀課文,妳們就知道了這麽多的知識。真了不起!但是同學們,僅僅了解到這些,還遠遠不夠。恐龍究竟是怎樣飛向藍天的呢?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好嗎?

 4、根據導學案小組合作學習。(課件出示導學案)

 溫馨小提示: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合作完成,由小組長執筆填寫。

 5、合作學習後交流:哪壹個小組先來匯報壹下:恐龍是怎樣壹步壹步演化成鳥兒的?(各小組派代表匯報)

 6、理解想象重點句:?數千萬年後,它們的後代繁衍成了壹個形態各異的大家族。?

 ?形態各異?是什麽意思?都有些什麽樣的恐龍呢?

 7、(課件出示課本插圖)說壹說妳看到的景象?這是壹個怎麽樣的世界呀?

 (大屏幕出示句子:數千萬年後,它們的後代繁衍成壹個形態各異的大家族:?有些恐龍則溫順可愛,以植物為食。)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壹讀這壹長句話。

 8、梳理過程:恐龍演化成鳥兒,大體經歷了幾個階段?我們壹起來總結壹下好嗎?(師根據學生復述課件逐步出示恐龍演化成鳥兒的過程)

 三、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表達的準確性

 1、(大屏幕出示句子: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壹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淩空翺翔的鳥兒。學生齊讀句子。)同學們,妳們看加點的這些詞語?壹支?漫長?最終?,自己再仔細默讀壹下這個句子,體會壹下這些詞語用的有什麽好處?(學生思考,發表自己的意見)

 2、語句表達準確,是說明文語言的壹大特點。文中,還有這樣的句子嗎?找壹找,和同桌交流壹下。

 四、引導學生猜解恐龍滅絕的謎團

 1、恐龍這種神奇的動物在地球上生活了壹億多年,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這些恐龍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妳知道這是什麽原因嗎?

 2、大家說了這麽多,我都被說糊塗了,真相到底是什麽呢?妳們所講的原因都只是猜測,恐龍滅絕到底是什麽原因,至今還是壹個謎。科學家們也在不懈的努力,它們希望能夠重現恐龍演化成鳥類的這壹歷史進程,更希望找到恐龍滅絕的原因。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壹定能解開這個謎。說不定解開這個謎的,就是我們班的同學呢。

 五、總結深化,讓學生訴說心聲

 學完了課文,現在妳最想去幹什麽? (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

 課下請同學們都去收集恐龍的有關資料,準備舉行?恐龍知識知多少?主題活動。

 六、布置作業

 1、找壹些關於恐龍的資料讀壹讀。

 2、背誦自己感興趣的段落。

 七、板書設計:

 31 飛向藍天的恐龍

 第壹代恐龍 ? 龐大家族 ?獵食性恐龍(其中壹支)?飛向藍天

 (兩億三千萬年前)(數千萬年後) (許許多多年後) (億萬年前)

 八、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上,我為學生設計了表格,並進行示範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明確了,積極性也提高了。他們仔細閱讀著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尋找著答案,來完成表格。在這壹過程中,也清楚地了解了恐龍飛向藍天的過程。因為表格的提示,學生的敘述更加有條理。

 引導學生揣摩課文準確生動的語言,是本課的又壹重點。我先引導學生壹起體會?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壹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淩空翺翔的鳥兒。?這句話中?漫長的?、?壹支?這類詞語的精確,然後讓學生去全篇文章搜索哪些句子也讓妳感受到其語言的精確。學生找得準,體會得也很不錯,效果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