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指導思想
1、明確復習課的目的。 復習,是“掌握知識過程中的壹個必要環節”。它不是機械重復過去的練習,而是要教方法、抓規律,引導學生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從新的視野對知識和有關事物進行再認識,開展新的實踐活動。
根據《課標》精神,復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系統地整理小學五年級階段所學的語文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對遺忘了的內容得以恢復、薄弱的環節得以鞏固、零散的知識系統化網絡化,促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合理的認知結構(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從而形成語文綜合能力(培養語文素養)
2、復習課要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本著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拓寬學生參與的渠道,調動學生復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復習的興趣。
二、 復習目標
(壹)基礎
要求“學會”的14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看拼音寫漢字、辨析字形字音組詞、理解帶點生字意思、會合理熟練地使用字典……)
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準確理解字詞的意思,辨別詞語的近、反意。
語言的積累:本冊教材中要求背誦的課文能熟讀成誦,課本中的精美語段能熟讀精思,能填寫課本上要求背誦內容中的語句,能默寫課本上要求默寫的語段。課後的日積積累如:四字詞課本上提示了方向,需讓孩子們自己收集整理。
語言的運用: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靈活運用(如選詞填空、詞語連線、關聯詞填空等。),能根據具體的生活情境進行恰當的語言交流(鞏固、強化訓練)。壹些基本句式的比較熟練地運用(如:句式的變化、把句子補充完整或把句子變得漂亮:具體、生動。如在文章中找出比喻句等)。修改病句。
(二)閱讀
能借助工具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閱讀有壹定的速度,能較為準確地把握讀物各部分及整體的主要內容,對含義深刻的句子有壹定的理解能力。能在閱讀中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的細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註意訓練:著眼整體,進行揣摩、體驗、理解、表達、重視學生閱讀的體驗和感受。鏈接第九單元的相關課文。)
能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清晰地把握住文章的條理脈絡。(給文章排序。給文章擬提綱。鏈接第二、六、七單元的相關課文。)熟悉文章的說明方法。(打比方、舉例子、列數字、做比較。)
能在課外讀物中嘗試進行對比閱讀,具有較強的獨立閱讀能力、語言感悟能力。(鏈接第五單元的相關課文。)
(三)作文
能寫簡單的記實文和想象文,內容具體,條理清楚,情感真實。
有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能珍視自己的獨特感受,註意積累習作素材,從而使習作生動感人。
能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常用標點符號,規範使用修改符號。
習作書寫工整、卷面潔凈,字數在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