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建甕堂?兩種關於它來歷的說法
甕堂的身世充滿傳奇色彩。坊間流傳了兩種關於它來歷的說法, 壹種如上文所述,甕堂是朱元璋造城墻時,為了解決20多萬民工洗澡問題,才建的。明初朱元璋為在南京建都,從全國抽調大量民工來建造城墻。民工們終日勞累,汗濕衣裳,不能洗澡,滿身虱蚤,渾身疥瘡,苦不堪言。朱元璋知道以後,向大臣們征詢良策。軍師劉伯溫建議建造澡堂,民工既可洗澡,又可換洗衣服;既可以滅除虱蚤,又可以免生疥瘡。朱元璋於是就在城墻建築工地的駐地附近,特地建造了壹批澡堂。因為當初的澡堂外形就像倒扣的甕,所以稱作“甕堂”。都說城墻是南京的標誌,可這甕堂比南京城墻還要老。
而另壹種說法認為,甕堂是附屬於金陵大報恩寺的,是供外國使臣、達官貴人們洗澡用的,是明朝最高級的澡堂子。 由於甕堂和金陵大報恩寺相鄰,認為甕堂是大報恩寺的“聚恩泉”。明成祖朱棣為了報答生母碽妃的養育之恩,讓鄭和親自監理,興建金陵大報恩寺。金陵大報恩寺建成後,外國使臣、達官貴人都要到這裏來朝拜,朝拜前,要先洗澡凈身。而凈身的地方,就是這個甕堂。這在明朝是壹個高級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