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二首》翻譯:
其壹
春天剛來,只能在楊柳梢頭看得出,有人挑選幾根楊柳長條折下來插到酒樓頭。雖然現在身在他鄉,就權當在家裏過寒食節壹樣,看那村社裏搭臺唱歌跳舞,實在是瀟灑風流。
其二
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壹條小路伸向遠方,路邊的樹上花已雕落,而新葉卻剛剛長出沒有形成樹陰。壹個孩子奔跑著追捕壹只黃蝴蝶,可蝴蝶飛到菜花叢中後就再也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宋代 楊萬裏
原文:
其壹
春光都在柳梢頭,揀折長條插酒樓。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風流。
其二
籬落疏疏壹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文學鑒賞:
第壹首詩寫酒樓、柳條上的春光,清明節的村歌社舞。首二句點明季節與地點,先寫柳梢,再寫酒樓。通常以這兩種意象表達壹種愁情別緒,而楊萬裏在這裏寫楊柳和酒樓卻顯示了壹種悠閑的情懷。
後二句通過觀察鄉土風俗暗示自己身在他鄉,而偏說“便作在家寒食看”,表明自己並沒有那種寓居他鄉的愁緒,並且著意於“村歌社舞更風流”,更表現出壹種恬然閑適的心境。
這組詩的第壹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遠不如第二首,但第壹首詩所體現出來的作者的閑適心境,為整組詩奠定了情感基調。第二首詩所提供的場景只不過是作者這種心境下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二首詩流傳甚廣。這是壹首描寫暮春農村景色的詩歌,描繪了壹幅春意盎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