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走進文言文九年級26

走進文言文九年級26

1. 求走進文言文九年級第十二單元答案

第十二單元

1、《石勒不計前嫌》後趙王石勒,請武鄉全部德高望重的老人故友前往襄國,同他們坐在壹起歡聚飲酒。當初,石勒地位低微時,與鄰居李陽多次為爭奪浸泡麻莖的池塘而相互打架,因此只有李陽壹人不敢前來。石勒說:“李陽是個壯士。爭奪漚麻池(壹事),是(我)與平民百姓結下的怨恨。我現在容納天下各方,難道會跟壹個普通的百姓結怨嗎?”於是(石勒)立即傳召(李陽)與(他)飲酒,還拉著(李陽)臂膀說:“我從前挨夠妳的拳頭,妳也飽嘗了我狠毒的拳頭。”隨後任命李陽做參軍都尉。

2《李遙殺人案》隨州大洪山的李遙的殺了人逃命,過了壹年他到秭歸,路過貿易市場看見賣拐杖的,用幾十個錢買下它。這時秭歸正好有個百姓被人殺害了,(官府)很緊急地追捕行兇的人。被害者的兒子看見李遙拿著的拐杖,認識它,說:“這是我父親的拐杖。”就報告官府。差役捉拿李遙來審問他,果然是死者的拐杖,(李遙)受盡拷打。李遙確實是買了拐杖,可是賣拐杖的人已不見了,最終沒法自己說明(杖的來歷)。州官問李遙行蹤的來歷,事情的情況不能隱瞞,就押送到隨州,(李遙)在洪山的殺人案於是敗露。市場上的人有千萬,而李遙正好遇上,因此牽連到他隱瞞情況的敗露,這事情也是奇巧了。

3、《劉頗當機立斷》在通往澠池的道路中,有壹輛裝載著陶制盛器的車輛,堵住了險要的路道。(當時)遇上天氣寒冷,冰雪覆蓋,山路險峻而滑,不能進退。時間接近晚上,官家的私人的旅客成群結隊,幾千車馬,排列擁擠在後面,沒有辦法(前進)。有壹個旅客叫劉頗的,揮著馬鞭來到,問道:“車上的陶制盛器值多少錢?”回答說:“七八千。”劉頗就打開行囊取出縑券,立即賠償給那個人。吩咐仆人登上車子,弄斷捆綁陶制盛器的繩子,把陶制盛器全推下山崖。壹會兒,車(重量)減輕能夠前進了,大家喧嚷著前行。

4《.鐘弱翁露醜》南宋的鐘弱翁每到壹個地方,喜歡批評匾額上文字的筆畫﹑筆形,壹定要去掉所批評的字,這以後自己確立不同的意思重新書寫。然而(他的)書法確實不好。跟隨的人都為這感到苦惱。曾經路過壹座山中的寺廟,(那裏)有壯麗的高樓,鐘弱翁跟手下官員圍著(匾額)站立著,望那匾額,上面寫著"定惠之閣",落款人的姓名被磨滅,模糊難辨。弱翁任意地說不好,讓和尚用梯子(把它)取下來,撣去灰塵擦幹凈匾額走上前看,是魯國公顏真卿寫的。弱翁回頭對手下官員說:“這樣(好)的字,為什麽不刻成石碑呢?”立即吩咐人把刻匾額上的字刻成石碑。他手下服侍的人把這件事當作笑柄。

5《.龔自珍忘形》龔自珍到揚州大多寄住在我園中的秋實軒。秋實軒有幾株古桐樹,相傳早先在唐朝時種植的。龔自珍空閑的時候就在樹下輕輕地吟詩。壹天晚上,與客人談得很高興,就坐在桌子上,等到送走客人,靴子不知在什麽地方了。過了幾天,龔自珍走了,仆人們在帳頂上得到了靴子。大概說說笑笑極為歡暢,手舞足蹈,無意之間,不覺得靴子飛離而已。

2. 誰有走進文言文21單元5篇的譯文,先給20分,完整的再加20分

《走進文言文》九年級第二十壹單元2010年03月03日 星期三 18:38閱讀永某氏之鼠訓練1 大 鼠2 越人溺鼠3 商陵君養“龍”4 象 虎5 口蜜腹劍 閱讀永某氏之鼠原文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異甚 ③。

以為己生歲直④子,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禁僮勿擊鼠。倉廩庖廚⑤,悉以恣鼠⑥。

不問。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

某氏室無完(完好)器,椸⑦無完(完整)衣,飲食大率⑧鼠之余也。晝累累與人兼行⑨,夜則竊嚙半暴(10),其聲萬狀,不可以寢,終不厭。

數歲,某氏徙居他州,後人來居,鼠為態如故(早先)。其人曰:“是陰類惡物(11)也,盜暴尤甚(12),且何以至是乎哉?”假(13)五六貓,闔(14)門,撤瓦灌穴,購僮羅捕之(15),殺鼠如丘,棄之隱處,臭數月乃已。

嗚呼!彼以其飽食無禍為恒(16)也哉!(以上文中()中的標號是原文註釋)註釋①永:永州,今湖南陵零縣。②畏日:怕觸犯忌諱的日子;古 人迷信,以為某些年、月、日不宜做某事,稱為“忌日”。

③ 拘忌異甚:拘束禁忌特別厲害。④直:同“值”,遇上。

⑤倉廩庖廚:倉庫與廚房。⑥恣(zì)鼠:放任老鼠橫行。

⑦椸(yí):衣架。⑧大率:大都。

⑨晝累累與人兼行:白天接連不斷跟人壹塊兒走。(10)竊嚙(niè)鬥暴:偷咬東西互相惡鬥。

(11)陰類惡物:在陰暗中活動的壞東西。(12)尤甚:尤其厲害。

(13)假:借。(14) 闔(hé):關上。

(15) 購僮羅捕之:雇了仆人用網捕捉老鼠。(16) 恒:永久。

[譯文]永州有某人,害怕沖犯忌日,拘束禁忌特別厲害。認為自己的出生年份遇上子年,老鼠是子年的神,因此愛老鼠,不養貓與狗,(而且)禁止仆人不得擊殺老鼠。

糧倉廚房,全讓老鼠橫行,不加追問。由於這原因,老鼠互相轉告,都來他家,吃得飽飽的而且沒有災禍。

這人家室內無完好的器物,衣架上沒完好的衣服,(自己)吃的喝的大都是老鼠吃剩的。白天(老鼠)接連不斷地跟人壹塊兒行走,到了夜裏偷咬東西並互相惡鬥,那各式各樣吵鬧聲,(使人)沒法安睡,(然而)主人始終不厭惡。

幾年以後,那家人搬遷到其他地方去了,以後搬進來人家,老鼠仍像早先壹樣橫行。新來的主人說:“這是在夜間活動的壞東西,偷吃惡鬥特別厲害,怎麽會到這種地步?”(於是)借來五六只貓,關上門,掀掉瓦片,往洞穴裏灌水,雇了仆人用網捕捉老鼠,殺死的老鼠堆得如同小土堆,扔在隱蔽處,散發出的臭氣好幾個月才消失。

唉!那些老鼠認為永遠可以吃得飽飽的而無憂無慮!訓練1.大鼠原文明萬歷年間,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相同),為害甚劇。遍求民間佳貓捕之,輒(往往)被食。

適異國來貢獅貓,毛白如雪。投之鼠屋,闔①其扉(門),潛窺之。

貓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見貓,怒而奔逐之。貓避登幾③上,鼠亦登;貓躍下,鼠亦下。

如此往復,不止百次。眾鹹(都)謂貓怯,以為無能為者也。

既而(不久)鼠跳躍漸遲,碩腹④似喘,蹲地上少⑤休。貓即疾(迅速)下,爪其頂毛,口嚙首領,輾轉 ⑥ 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

啟扉急視,則鼠首已嚼碎矣。然後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註釋① 闔(hé):關閉。 ② 逡(qūn)巡:因顧忌而行動遲緩的樣子。

③幾:古代矮小的桌子。④碩(shuò)腹:大肚子。

⑤少:稍微。 ⑥ 輾轉:反復。

譯文明朝萬歷年間,皇宮中有老鼠,老鼠大得和貓相同,造成的禍害很厲害。(皇家)從民間找遍了好的貓捕捉老鼠,往往被老鼠吃掉。

恰好有外國來進貢獅貓,毛色白得像雪。把獅貓放到(有)老鼠的屋子裏,關上門,偷偷觀察裏面的情況。

貓蹲著好久,老鼠從洞中有所顧慮地遲緩地出來,見到貓,憤怒奔跑過去追逐它。貓避開(它)登在矮小的桌子上,老鼠也登上桌子,貓跳下來,老鼠也(追了)下來。

像這樣反反復復,不止壹百次。大家都說貓膽怯,認為是沒有本領做事的東西。

不久,老鼠的跳躍漸漸遲緩,肥大的肚子好像在急促地呼吸,蹲在地上稍稍休息。貓隨即迅速跳下,用爪子抓住老鼠頭頂的毛,嘴咬住老鼠頭頸,反復爭鬥相持,貓發出嗚嗚的叫聲,老鼠啾啾地淒切地叫著。

打開門急忙察看,(看見)老鼠的腦袋已經被貓嚼碎了。此後才知道貓先前避開老鼠,不是膽怯,而是在等待老鼠的懈怠。

2 越人溺鼠原文鼠好(hào)夜竊粟(sù)。越①人置粟於盎②,恣鼠嚙不顧。

鼠呼群類入焉(於之,“之”代盎),必飫③而後反(同“返”)。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dài,到)夜復呼群次第入,鹹(都)溺死。

註釋①越:原指越國,後指浙江壹帶。 ②盎:壹種口小腹大的容器。

③飫(yù):飽食。譯文老鼠喜歡夜間偷吃谷子。

越國人把谷子裝入盎的容器裏,放任老鼠吃而不管。老鼠就呼喚它的同夥成群地跳進盎裏,壹定吃飽了才回去。

越國人便用水更換谷子,讓糠浮在上面覆蓋住水面。但老鼠不知道,等到夜間又呼喚同類成群地壹只接壹只地進入盎中,(結果)都淹死(在盎裏)。

3 商陵君養“龍”原文有獻陵鯉①於商陵君 ②者,以為龍焉。商陵君大說(同“悅”),問其食,曰:“蟻。”

商陵君豢(huàn,餵養牲畜)。

3. 初中七至九年級所有文言文包括古詩詞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第壹單元

5、童趣(沈復)

第二單元

10、《論語》十則

第三單元

15、古代詩歌五首

觀滄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灣)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棄疾)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第四單元

20、*山市(蒲松齡)

第五單元

25、《世說新語》兩則

詠雪

陳太丘與友期

第六單元

30、*寓言四則

智子疑鄰

塞翁失馬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第壹單元

5、傷仲永(王安石)

第二單元

10、木蘭詩

第三單元

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第四單元

20、口技(林嗣環)

第五單元

25、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 《山海經》

***工怒觸不周山《淮南子》

第六單元

30、*狼(蒲松齡)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陶淵明)

22、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23、核舟記(魏學洢)

24、大道之行也(《禮記》)

25、杜甫詩三首

望嶽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單元

26、三峽(酈道元)

27、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28、觀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張岱)

30、詩四首 歸園田居(陶淵明)

使至塞上(王維)

渡荊門送別(李白)

遊山西村(陸遊)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23、馬說(韓愈)

2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25、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赤壁(杜牧)

過零丁洋(文天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第六單元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27、嶽陽樓記(範仲淹)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29、滿井遊記(袁宏道)

30、詩五首 飲酒(其五)(陶淵明)

行路難(其壹)(李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己亥雜詩(龔自珍)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

21、陳涉世家(司馬遷)

22、唐雎不辱使命(劉向)

23、隆中對(陳壽)

24、出師表(諸葛亮)

25、詞五首

望江南(溫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漁家傲(範仲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17、公輸 《墨子》

18、《孟子》兩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9、魚我所欲也 《孟子》

20、《莊子》故事兩則

惠子相梁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

第六單元

21、曹劌論戰 《左傳》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詩經》兩首

關睢

蒹葭

4. 九年級 語文課本第二十六課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wéi)茍(gǒu)得也;死亦我所惡(wù),所惡(wù)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wù)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為(wéi)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bì)患而有不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wù)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壹簞(dān)食(shí),壹豆羹(gēng),得之則生,弗(fú)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ěr)而與之,乞人不屑(xiè)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焉!為(wèi)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dé)我與(yú)?鄉(xiàng)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wèi)宮室之美為(wéi)之;鄉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wèi)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dé)我而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解釋:魚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者不能同時都得到,那麽,我會舍掉魚而選擇熊掌了。

生命是我想要的,大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就舍棄生命,而選擇大義。生命也是我想要的,然而我想要的東西還有比生命更為重要的,所以,我不會為生存不擇手段。

死亡也是我厭惡的事情,然而我厭惡的事情還有比死亡更為討厭的事,所以,有的禍患我也不躲避。如果人們喜愛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麽,凡是可用求得生存的方法,為什麽不使用呢?如果人們厭惡的事情沒有比死亡更討厭的,那麽,凡是可以用來躲避禍患的手段,為什麽不去做呢?因為這些方式就可以生存下來,有的人卻不使用,因為這些方法就可以躲避禍患,有人卻不願意這樣做。

因此,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們厭惡的事情有比死亡更討厭的。不僅僅賢人有這樣的思想感情,人人都有這種思想感情,只不過賢人能夠堅守這種品德不喪失罷了。

壹筐飯,壹碗湯,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妳呼喝著給人吃,饑餓的過路的行人不會接受;如果妳踐踏著給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為了優厚的俸祿就不分辨壹下是否合於禮義就接受了,那麽,這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麽好處呢!為了美麗的宮室,妻妾的侍奉,為了我認識的貧困者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它嗎?過去我為了道義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現在卻為了美麗的宮室而接受了;過去我為了道義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現在卻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過去我為了道義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現在卻為了我所認識的貧困的人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了:這種做法也不能停止了嗎?這就是說喪失了人的本性。

5. 跪求2010中考7門功課科目復習提綱(江蘇省南京市)

中考化學總復習基本概念: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5、純凈物:由壹種物質組成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壹類原子的總稱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壹種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14、相對原子質量:以壹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17、原子的結構:在原子裏,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壹種物質的反應如:A + B = AB②分解反應:由壹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如:AB = A + B③置換反應:由壹種單質和壹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壹種單質和另壹種化合物的反應如:A + BC = AC + B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如:AB + CD = AD + CB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於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裏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後都沒有變化的物質(註:2H2O2 === 2H2O + O2 ↑ 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2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的前後,原子的數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22、溶液:壹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壹種物質裏,形成均壹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於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壹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3、固體溶解度:在壹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裏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裏的溶解度24、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25、酸性氧化物(屬於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屬於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26、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27、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裏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幹燥的空氣裏,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28、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壹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基本知識、理論:1、空氣的成分:氮氣占78%, 氧氣占21%, 稀有氣體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氣體與雜質占0.03%2、主要的空氣汙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質3、其它常見氣體的化學式:NH3(氨氣)、CO(壹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壹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相對應:課本P80 壹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壹二銅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