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 jiū]?
雎鳩
雎鳩,中國特產的珍稀鳥類。因其頭頂的冠羽,讓雎鳩看起來頗具王者的氣度與風範,古人亦稱其為王雎……《爾雅·釋鳥》:“雎鳩,王雎。” 漢?揚雄?《羽獵賦》:“王雎關關,鴻雁嚶嚶。”
雎鳩雖然是壹種水鳥,但它們的巢穴壹般都築在樹洞裏,在每年的求偶季節裏,已經結伴成定偶的雄鳥與雌鳥會如約聚首,雙雙出沒於江河湖泊中的沙洲嬉戲覓食,並時常發出“關關”地和鳴……
如果有壹只鳥兒叫了壹聲“關”,另壹只鳥兒會馬上應和壹聲“關”,壹呼壹應緊密相連且短促響亮……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雎鳩這種鳥兒就是連叫兩聲的呢。
詩經裏的第壹首詩《周南·關雎》第壹句就寫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作者不僅明察秋毫,而且見微知著,通過描寫壹個小小的細節(“關關”和鳴)就生動有趣地反映了雄鳥和雌鳥之間心心相印、十分融洽的感情關系。
聯想到後世儒家童蒙經典《弟子規》的第壹句“父母呼,應勿緩”,我們就不難明白:作者是以雎鳩之雌雄和鳴的細節來暗喻夫妻和諧相處之道……
這說明雎鳩 在我國的先秦時期 就已經是夫妻恩愛、相敬如賓的典範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