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曠神怡”的反義詞為心煩意亂。
“心煩意亂”成語介紹:
1、讀音:xīn fán yì luàn
2、表達意思:形容心情煩躁,思緒紛亂。
3、出處:出自中國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楚辭·蔔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障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翻譯:屈原被放逐已經三年,不能再見楚懷王。他把全部智慧用來盡忠報國,可是受到讒言的阻撓;心緒煩亂,不知走哪條路好。
4、例句:今天心煩意亂,靜不下心看書後半部分不能細細看下去了,囫圇吞棗竟有收獲。
5、用法:作謂語、狀語、定語;指人心神不定。
擴展資料:
“心曠神怡”的近義詞介紹:悠然自得
1、讀音:yōu rán zì dé
2、表達意思:形容自由清閑、心情舒暢。
3、出處:出自唐代房玄齡等的《晉書·苻堅載記·附王猛》,“自不參其神契,略不與交通,是以浮華之士鹹輕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懷。”
翻譯:若不是誌趣相投之人,根本不與交往,因此浮華之士都輕視與嘲笑他。但王猛悠然自得,不把這些放在心上。
4、例句:整個下午,我們只是聽聽音樂,悠悠然自得其樂。
5、用法:偏正式;作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