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音樂活動單簧管波爾卡教案

音樂活動單簧管波爾卡教案

 作為壹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麽寫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音樂活動單簧管波爾卡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音樂活動單簧管波爾卡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樂曲ABAB的結構,能將樂曲與圖片匹配。

 2、能想像樂曲所表現的情節內容,並用簡單的動作表示。

 3、能大膽、勇敢、創造性地想像表現,敢於與眾不同。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單簧管波爾卡》磁帶,節奏圖譜

  活動過程:

 壹、出示圖譜,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圖上是什麽?(喇叭花)

 (2)花長在哪裏?這些花長得這麽樣?這些花在幹什麽?

 二、欣賞音樂,感受樂曲ABAB的結構。

 (1)第壹遍音樂,音樂和圖是不是壹樣的?

 (2)第二遍音樂,請壹個小朋友在老師的幫助下指圖。

 (3)第三遍音樂,幼兒伸食指與老師壹起指圖。

 三、請幼兒做指揮

 其他幼兒做相應的動作(花的地方用跳,枝條用滑)

 四、遊戲

 (1)老師在家擦桌子掃地,請幼兒壹邊聽音樂壹邊幹活,什麽音樂擦桌子?什麽音樂掃地?

 (2)幼兒與老師壹起聽音樂做“打掃衛生”

 (3)小朋友在家還會做什麽事?聽音樂壹起勞動

 (4)妳們到幼兒園又會幹什麽?聽音樂活動。請幼兒想想,音樂快的時候,妳在幹什麽?當音樂慢的時候,妳又在幹什麽?

音樂活動單簧管波爾卡教案2

  活動目標

 1、體驗樂曲歡快、流暢的情緒,通過圖譜感受這首歌曲的結構特點。

 2、探索用各種創造性的身體動作,來表現翻滾和飄揚的感覺和動作。

 3、在創編動作活動中,敢於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4、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5、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學習DVD、教學CD。

 2、碰鈴、鈴鼓、雙響筒各14個。

  活動過程

 1、談話:昨天晚上老師做了壹個好玩的夢……引入新課。

 2、聽壹聽、看壹看、說壹說。

 (1)請幼兒聽音樂,看老師演示圖譜。

 (2)鼓勵幼兒伸出食指和老師壹起演示圖譜。

 (3)說壹說音樂壹樣的時候妳看到的是什麽?(風車)音樂不壹樣的時候看到的是什麽?(不壹樣的枝條)

 3、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創變動作。

 風車是怎樣旋轉的,可以做什麽動作?

 枝葉是怎樣飄揚的,可以做什麽動作?

 選取三個動作,請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4、在教師的帶領下,隨音樂指圖玩遊戲。

 (1)請幼兒打開,教師帶領幼兒***同聽著音樂指圖2-3次,跟隨音樂的節奏感受翻滾和飄揚的感覺。

 教師:請大家和我壹起去花園玩壹玩吧。要註意什麽時候是在路上走的,什麽時候是在花園裏灑水、和小蜜蜂壹起飛舞的。

 (2)幼兒嘗試來跟著音樂指圖2遍,教師在旁邊根據幼兒的情況進行幫助。

 教師:誰願意來做小指揮,帶大家壹起去花園玩呢?

 5、跟著音樂演奏:

 (1)請幼兒跟音樂節奏進行徒手練習拍手。

 強調幼兒要學會看教師的手勢指揮。

 (2)幼兒分組手拿碰鈴、鈴鼓與雙響筒跟音樂演奏。

 在演奏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演奏情況進行及時糾正,註意各樂器的相互配合,能夠服從教師指揮。

 6、總結幼兒活動情況,予以適當鼓勵。

 活動延伸當幼兒比較熟悉音樂時,可以將幼兒分成兩組,壹組表現翻滾的感覺,壹組表現飄揚的感覺。讓幼兒進行合作舞蹈。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壹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音樂活動單簧管波爾卡教案3

  教案目標:

 1、幼兒感受樂曲的結構特點並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嘗試用各種身體動作創意地表現滾動、飄揚等運動方式。

 3、練習節奏:××××××××,××××

  教案準備:

 1、名曲《單簧管波爾卡》

 2、錄音機、碰鈴、鈴鼓、雙響筒各14個

  教案過程:

 1、教師給幼兒介紹樂曲

 2、幼兒欣賞音樂

 3、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創變動作。

 風車是怎樣旋轉的,可以做什麽動作?

 枝葉是怎樣飄揚的,可以做什麽動作?

 選取三個動作,請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4、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壹起跟著樂曲節奏打拍,強調幼兒要學會看教師的手勢指揮

 5、幼兒分組手拿碰鈴、鈴鼓與雙響筒跟音樂演奏。

 在演奏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演奏情況進行及時糾正,註意各樂器的相互配合,能夠服從教師指揮

 幼兒在音樂的熏陶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音樂的王國中漫遊,翺翔。感受樂曲的結構特點並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能夠根據老師的指揮進行演奏。

音樂活動單簧管波爾卡教案4

 壹、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幫助幼兒了解樂曲五段體的結構,感受《單簧管波爾卡》A段跳躍、B段流暢的音樂性質。

 2、啟發幼兒探索用不同的歡快和舒展的動作,表現樂曲的性質,區分樂曲的結構。

 3、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二、活動準備: 圖譜、音樂、頭飾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幼兒體驗樂曲歡快流暢的情緒,在各種音樂活動中體驗三個主題的不同特點。

 四、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1、聽音樂進場,創設情境,帶幼兒壹起去郊遊,激發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二)基本部分

 1、欣賞音樂,來到花園後老師出示圖譜和小蝴蝶,請幼兒和小蝴蝶壹起賞花。

 2、欣賞第壹遍後,老師請幼兒說壹說有什麽感覺?老師向幼兒介紹樂曲名稱。介紹“波爾卡”這是壹種舞蹈,發源於捷克,是歐洲人很喜歡的壹種二拍子的圓圈舞,舞蹈表現了人們熱愛生活的壹種情感。介紹“單簧管”,音色豐富而明朗,低音區渾厚響亮,中音區圓潤柔和,富於表情,高音區則較尖銳,表現力極為豐富,也是木管樂器組中音域最寬的樂器。

 3、結合圖譜再完整欣賞壹次,和蝴蝶壹起賞花,並分析樂段。提問:請小朋友看看圖譜來說壹說,樂曲***分幾段,壹、三、五段是幹什麽?二、四段又是幹什麽?了解樂曲ABABA的結構特點,再結合圖譜完整欣賞。

 4、對比欣賞A與B兩樂段有什麽不同?再次欣賞A、B兩樂段,感受樂曲的性質,提問:這兩段的節奏的壹樣嗎?第壹段的節奏怎麽樣?(較快、比較跳躍)

 第二段的節奏怎麽樣?(比第壹段慢,聽上去比較緩慢),請幼兒用不同的動作去表現這兩段音樂。

 5、請幼兒分別扮演小花、葉子、蝴蝶,並根據音樂的變化創編不同舞蹈動作。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創變動作。小花部分可以做什麽動作?葉子是怎樣飄揚的,可以做什麽動作?請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6、交換角色邊聽音樂邊表演。

 (三)結束部分

 聽音樂自由表演,結束活動。

音樂活動單簧管波爾卡教案5

  設計思路: 音樂能夠啟迪人們的智慧,音樂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對於在幼兒期的幼兒來說,音樂的教育作用功不可沒。

 《單簧管波爾卡》這壹國外名曲,以其明快、簡潔的2/4旋律,悠揚、流暢的曲調廣為流傳。在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活動中,加入本曲的介紹,使幼兒初步了解”波爾卡“這壹音樂曲式的特點,進壹步掌握2/4旋律的節奏:××××,××,××使幼兒在音樂的熏陶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音樂的王國中漫遊,翺翔。

  活動重點: 感受樂曲的結構特點並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活動難點: 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能夠根據老師的指揮進行演奏。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結構特點並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嘗試用各種身體動作創意地表現滾動、飄揚等運動方式。

 3、練習節奏:××××××××××××

  活動準備: 1、自制音樂圖譜壹幅。

 2、樂曲《單簧管波爾卡》,錄音機。

 3、碰鈴、鈴鼓、雙響筒各14個。

  活動過程: 1、談話:昨天晚上老師做了壹個好玩的夢……引入新課。

 2、聽壹聽、看壹看、說壹說。

 A、請幼兒聽音樂,看老師演示圖譜。

 B、鼓勵幼兒伸出食指和老師壹起演示圖譜。

 C、說壹說音樂壹樣的時候妳看到的是什麽?(風車)音樂不壹樣的時候看到的是什麽?(不壹樣的枝條)

 3、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創變動作。

 風車是怎樣旋轉的,可以做什麽動作?

 枝葉是怎樣飄揚的,可以做什麽動作?

 選取三個動作,請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4、跟著音樂演奏:

 A、請幼兒跟音樂節奏進行徒手練習拍手。

 強調幼兒要學會看教師的手勢指揮。

 B、幼兒分組手拿碰鈴、鈴鼓與雙響筒跟音樂演奏。

 在演奏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演奏情況進行及時糾正,註意各樂器的相互配合,能夠服從教師指揮。

 5、總結幼兒活動情況,予以適當鼓勵。